運河•今日
         

各省市陸續推出大運河保護條例 推動文化帶建設

發佈時間: 2022-06-23 17:01:13 | 來源: 解放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近日,蘇州發佈了《蘇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條例(徵求意見稿)》,這也是蘇州市人大常委會2022年立法計劃項目之一。

這幾年來,大運河沿線的省市開始陸續發佈相應的大運河保護條例。蘇州這次的條例也參考了河北省、浙江省以及杭州市、淮安市、紹興市、嘉興市針對大運河的立法經驗。

總體來説,各地的大運河相關保護條例在總則上比較相似。在具體性內容中,一以貫之了蘇州市此前在大運河保護中的一些良好做法,比如強調工程建設考古前置制度,加強空間管控等內容。另外,此次蘇州的條例除了保護以外,還重點強調了傳承和利用的相關內容。尤其是將促進文旅融合,明確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主體功能區和展示體系這一大運河傳承利用的新方向納入進來,也是一個進步。

事實上,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很重視為大運河立法。比如巴拿馬、日本等都頒布過運河法。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其實都對大運河的保護有所裨益。但是,它們制定的對象畢竟是整個國家的文物和非物質遺産保護,對大運河這一具體類目的保護缺乏針對性,不足以覆蓋全面。後來,國家又出臺了《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辦法》和一些大運河傳承利用的規劃綱要,但這些文件本身與權威的法律法規之間在約束性上還存在差距。因此,我國在國家層面上關於大運河的立法工作,其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懷玉告訴記者,為大運河立法,要涉及文物部門、水利部門、航運部門、生態部門、文化旅遊部門等多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因此,如果立法不系統、不全面,就非常難以操作。“目前各個省市推出的大運河保護條例其實也存在操作性差這一問題,但是還是非常值得鼓勵。先有大的原則出來,能夠在意識上讓大家重視大運河保護,後面再慢慢推進。”

那麼,目前階段各地為大運河立法到底有沒有用?劉懷玉的觀點是:有立法肯定比沒有立法強。畢竟,法律法規在規範、約束和引領上有著重要的作用。之前,就有過不少地方在建設大運河時由於操作不當,産生“建設性的破壞”,反而對大運河的保護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而有了相關法規條例後,一些不當行為可以被更好地約束。相當於用一道‘高壓線’把大運河的河體、碼頭、橋梁風貌更好地保護下來,一旦出現違規行為當地老百姓也都可以舉報。”劉懷玉説。只有這樣,保護大運河才能夠真正實現有法可依。

目前河北省、蘇州市的大運河相關條例中都強調了具體如何傳承利用,對於接下來進一步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存在一定的引領作用。這是在保護大運河之餘,也需要被重視的新方向。

近年來,大運河沿線各地的確都在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比如淮安提出建設大運河“百里畫廊”,主要圍繞文、水、岸、業、人五個要素,著重打造清口樞紐、洪澤湖大堤、清江大閘、總督漕運公署四個核心展示園,裏運河、高家堰兩個集中展示帶,板閘遺址公園、缽池山公園、周恩來故里景區、淮安水利樞紐工程、老子山鎮、龜山禦碼頭遺址六個關鍵點。今年5月末,桐鄉市確定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總體規劃理念是“風雅、生態、共融、共富、未來”,從連結歷史角度打造“千年風雅博覽帶”,從連結生活角度打造“美學生活休閒帶”,從連結未來角度打造“數字文明體驗帶和共富共美示範帶”。6月中旬,無錫市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將大運河文化帶無錫示範段打造成為黃金水帶、生活秀帶、城市綠帶、人文紐帶、産業示範帶。

那麼,當更多城市的大運河相關法規條例能夠完善與傳承利用大運河相關的內容,就會對於後續的文旅融合發展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

總而言之,各省市陸續推出大運河保護條例並實施,其實也在為國家層面的大運河立法帶來不少經驗與參考。據悉,國家文物局的《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立法工作已經啟動,首站調研徵求意見來到揚州。相信在未來,對於大運河的立法工作會更加完善,穩健推進,令大運河這一重要文化遺産進一步散發光亮。


推薦閱讀
北運河廊坊段:到“京畿首驛”赴一場“如意”遊 趙祥茹攝大運河在香河縣繞了一柄寓意吉祥美好的“如意”形狀,悠悠運河水順著這柄“如意”,由北向南流經魯家務碼頭、中心碼頭、王家擺碼頭、安運碼頭、金門閘碼頭,為“京畿首驛”香河縣注入勃勃生機,兩岸3000多畝運河生態景觀帶,豐水厚綠、鷗鷺翔集的生態廊道,正以全新面貌,靜候八方來賓。03運河文化公園●運河文化公園,是香河北運河生態文化項目一期生態駁岸景觀工程重點建設內容之一,項目佔地413畝,由南北兩個園區組成,2018年完成主體建設並面向公眾開放。●整個園區綠化面積達24萬餘平方米,園中遍植各類喬木、花灌木、鮮花色帶及水生植物,並建有親水棧道、濱河步道、中式景觀亭賞荷園、休閒廣場等配套設施,同時在公園內還植入了古淑陽八景文化墻、香河歷史名人雕塑、運河代表性非遺雕塑、詩詞石刻和景觀亭楹聯等文化元素,已打造成為集生態觀光、休閒娛樂、運動健身、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生態郊野公園。
無錫:完善産業鏈 激活新潛能,從千年運河駛向“數字藍海” 為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梁溪區加快唐韻梨花智慧雲、跨境科技電商園等數字經濟園區載體建設,推進數字經濟主題樓宇建設,持續推動全區産業佈局調整優化,推進盛吉盛、工業大腦等項目落地,加快梁溪矽谷、易華錄數據湖産業園、中物達大數據産業園、海天智慧産業園、天安智谷等重點産業項目的建設進度。阿優文化區域總部項目、發掘科技全國總部項目、龍工廠(蘇南總部)數字文化貿易産業園等一批數字産業項目同步簽約,並將於年內實現運作,進一步推動梁溪區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發展。眼下,梁溪正加快傳統經濟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合豐富應用場景。
德州市大運河生態廊道項目加速建設 南運河(德州段)開鑿于隋唐時期,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著德州千年的歷史文脈,是流淌千年的活態文化遺産和德州記憶。“生態廊道項目以‘復興運河景觀、打造文化名片’精準定位,用新中式的設計手法展現德州老城新形象,將河道自然風光、堤林草澤和人文歷史有機融合。“大運河德州段保護利用項目涉及世界文化遺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需經國家文物局審批。
江蘇揚州:端出新時代的“三頭宴” 講述好運河新故事 而今,揚州端出了一道新時代運河“三頭宴”:立足於“古運河”的歷史文化源頭、“新運河”南水北調東線地理源頭,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生態保護中勇挑重擔、示範帶頭。揚州城南,運河三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標誌性工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已建成開放一年。申遺成功後,揚州在大運河沿線城市中率先公佈實施政府規章《大運河揚州段世界文化遺産保護辦法》,編制完成《揚州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總體策劃》,其頂層設計均圍繞一個內核,即在遵循《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基礎上,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方向,多層面、多角度對運河遺産資源進行保護利用。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