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精塑運河生態水韻,讓“黃金水帶”變身“城市綠帶”

發佈時間: 2022-06-23 16:57:16 | 來源: 無錫觀察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悠悠大運河,千年水瀠漣。隨著運河建設“無錫金名片”的具體樣貌躍然紙上,關於運河“水”的守護路徑也更加明晰。近日,《京杭大運河(含古運河)水生態環境提升專項規劃》出爐。根據目標,到2023年底,京杭大運河水生態環境將力爭實現“兩綠、一活、一升、一降”,即岸綠、水草綠,魚蝦活,透明度提升,總磷濃度下降,努力繪就“清水映綠岸、活水興百業、秀水繞千戶、凈水潤萬家、綠水養人心”的動人畫卷,讓市民群眾“看得見魚遊草長,聽得見蛙叫蟲鳴,賞得了曲水流觴”。

生態共富打響“保Ⅲ增Ⅲ”攻堅戰

去年,隨著無錫打響“保Ⅲ增Ⅲ”攻堅戰,望亭上游國考斷面水質首次達到Ⅲ類水標準,對大運河無錫段水環境提升來説具有里程碑意義。“水質達標,關鍵在於控制總磷濃度。”無錫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何永軍表示,大運河水質今後要穩定達到Ⅲ類,還需啃下不少“硬骨頭”。

造成總磷成為大運河污染物“元兇”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沿線入河排放的污水廠總磷排放量大、處理能力不足、雨天管網溢流,船舶生活污水直排、支浜污染入河等。以支浜污染為例,去年12月的監測結果顯示,大運河沿岸Ⅴ類、劣Ⅴ類支浜分別為12條和8條,佔比達15.4%和10.3%。部分支浜周邊住宅及工業企業眾多,污水入河、截污槽(管)溢流等污染問題時有發生;部分支浜周邊存在蔬菜産業園、農田、規模化養殖場等,養殖尾水、農田退水影響河道水質;部分閘站內水質汛期一直處於劣Ⅴ類,對河道水質影響較大。

此外,大運河自五牧進入無錫境內後,在惠山段濁度就開始上升,透明度低、觀感較差。從內源污染來看,是由於河床底泥淤積較厚,船行帶來水體擾動,造成懸浮顆粒物等“二次污染”。從外源污染來看,錫澄運河的匯入導致大運河局部流速升高,高橋周邊混凝土碼頭、施工工地較多,地表徑流帶來大量懸浮顆粒物且難以沉降,高橋—山北大橋段濁度達到峰值。

濱河岸線開發強度較高,生態服務功能亟待提升,也是大運河(無錫段)面臨的現實困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運河裏泥鰍、草魚、鯉魚都還很常見,現在難覓蹤影。”專家表示,大運河水域及濱岸生物多樣性整體豐富度較低,沿河綠地和沿河廣場的植被群落組成也較為單一,“往往綠意很濃,但並沒有建立起穩定的生態系統”。

水岸聯動“還清于河”“還綠於民”

高總磷、高濁度的運河水如何更清更凈?水中的魚蝦如何重現活蹦亂跳?圍繞《規劃》目標,該市將實施“凈水、綠水、活水、寧水、護水”五大行動,打好治污攻堅戰、生態修復戰、強基擴容戰、安全保衛戰、治水持久戰。

其中,凈水行動是“五大行動”的基礎,涵蓋了減少入河污染排放、嚴控船舶碼頭污染、實施流域綜合整治、加強城鎮污染防治等內容。6月21日,隨著大運河無錫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首批分項工程簽約,“綠色航運”的推進吹響了衝鋒號。據透露,為強化航運污染管控,今後大運河兩岸零散分佈的港口碼頭將搬遷歸併,整合建立洛社作業區等5處綠色濱河特色港區,兩岸貨運特別是砂石碼頭都要建設沉砂池,收集地表徑流,望亭斷面上游5公里內也將採取限流及限速措施。

改善大運河水質,以“支浜保幹流”是不二法寶。連日來,旺莊街道的工作人員頂著烈日巡查轄區內香涇浜的排水口情況。整治前,這條河道沿岸環境臟亂差,水體缺乏流動性,水質狀況堪憂,實施岸線清理整治、生態清淤、生態修復等舉措後,如今香涇浜河容岸貌煥然一新,水質逐步改善。“我們已建立起大運河干支流統籌、上中下游統籌的治污體系”,水利部門有關人員表示,將根據大運河支浜水質及周邊情況,推進支浜分類施策及綜合治理,最終實現“消劣奔Ⅲ”。

還河於民,還要還岸於民、還景於民。“綠水行動”將採取生態綠地建設、護坡生態化改造、古運河建設用地生態提升等一系列“水岸聯動”“藍綠交融”措施,重塑魚翔淺底、百鳥歡鳴的景象。此外,科學引清控流的“活水行動”,強化動態監測的“寧水行動”,堅持鐵腕執法的“護水行動”,將共同構建起更為宜居、更為親善、更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運河體系。

文旅融合彰顯“生態經濟”價值

生態緩衝區的建設,不僅能凈化水質還美化環境,仿佛一顆顆翡翠在城市周邊閃耀。位於滬蓉高速與中惠大道交叉口附近的惠山污水處理廠生態安全緩衝區就是這些“翡翠”中的一顆。記者見到,這裡的污水處理之後,達標尾水經人工濕地進一步凈化再排入錫北運河,大大減輕大運河“負擔”。

根據《規劃》,為提升水生態環境,該市擬投資85億元實施重點工程項目11類48個。惠山污水處理廠生態安全緩衝區建設就是其中一個,而以其為代表的污水提質增效工程達16個項目,投資超74億元,是所有工程中的“大頭”。其他還包括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

岸線全面覆綠、生態通道提質、水岸空間重構……明年底,通過生態廊道工程的建設,一條貫通南北運河的生態長廊將展現在世人面前。利用大運河的聯通性,這條綠帶上將構建起“一廊、四源、十節點”的空間佈局。4個“物種庫”源地分別為五牧公園、北尖公園、南尖公園、望虞公園,它們是濕地鳥類的天堂、濕地魚類的樂園,能展現濕地凈化的魅力,又集運河植物的大觀。從五牧濕地到搖車濕地,由北向南如珍珠般鑲嵌其中的10個重要生態節點,將成為運河水生生物的暫棲地,為這道絕美風景錦上添花。

這張閃亮的“生態名片”還將賦予更多內涵。“生態廊道的建設將與旅遊、科普、文化等有機結合,通過構建標識系統、科普基地等,形成生態旅遊的新增長點,促進全民自然教育,推動京杭大運河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人士表示,將生態環境提升工作嵌入運河文化景觀,既擦亮大運河的生態底色,又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彰顯大運河承載的“生態經濟”價值。


推薦閱讀
讓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活”起來 在大運河申遺成功8週年之際,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支援,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攜手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共同推出“大運河文化國際傳播共創計劃”。此次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與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再度攜手,共同推出“運河文化國際傳播計劃”,就是為了進一步拓展運河文化的全球影響力,擦亮大運河國際文化傳播“名片”。(文: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徐豪圖:大運河遺産管理辦公室提供)。
精塑運河生態水韻,讓“黃金水帶”變身“城市綠帶” ”規劃人士表示,將生態環境提升工作嵌入運河文化景觀,既擦亮大運河的生態底色,又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彰顯大運河承載的“生態經濟”價值。惠山污水處理廠生態安全緩衝區建設就是其中一個,而以其為代表的污水提質增效工程達16個項目,投資超74億元,是所有工程中的“大頭”。文旅融合彰顯“生態經濟”價值生態緩衝區的建設,不僅能凈化水質還美化環境,仿佛一顆顆翡翠在城市周邊閃耀。
拱墅成立大運河國際傳播交流中心 記者了解到,《橋見》系列微紀錄片共10集,6月22日起在境內外十余家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平臺播發首集,讓世界“橋”見大運河。作為首批上線的運河文化內容,一部《橋見》系列多語精品視頻紀錄片,非常吸睛。會上,大運河國傳中心海外社交媒體矩陣核心賬號“@TheGrandCanal(愛上大運河)”也正式發佈,將在海外社交平臺持續推出運河文化精品視頻、“媒眼看運河”優質圖文等內容,展現時尚之都、數字新城、運河明珠的獨特韻味,凸顯創新發展、開放包容、生態宜居、文明幸福的拱墅魅力,力爭成為傳播大運河文化的高品質國際賬號,助力大運河文化“航”向世界。
“中國大運河地名叢書”《揚州印記》首發 留住運河文脈 ”當地參加首發儀式的運河領域專家對中新網記者説,“《揚州印記》是‘中國大運河地名叢書’的開篇之作,期盼所有的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都推出各自城市的‘印記’。”23日,“中國大運河地名叢書”開篇之作《揚州印記》首發,該書編委會副主編、揚州文史專家王虎華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稱,這本書是以史實為基本依據,杜絕戲説。崔佳明攝中新網揚州6月23日電(記者崔佳明)“喚醒城市記憶,留住運河文脈。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