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了2500多年的大運河,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識之一,猶如一部流淌在華夏大地的史詩。
在2014年9月26日上午召開的中國·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開幕式上,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為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揭牌。
2014年6月22日,經過8年申遺路,第38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標誌著中國大運河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産。如何“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是當代中國人的歷史責任與時代課題。
在數字時代,弘揚大運河文化,尤其是吸引青年人關注大運河,擁抱數字場景是新的發展機遇。在大運河申遺成功8週年之際,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支援,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攜手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共同推出“大運河文化國際傳播共創計劃”。
賡續千年的運河文脈
北京燃燈塔
大運河是西元前5世紀到西元20世紀上半葉持續完成的巨型人工運河工程,包括先秦到南北朝大運河、隋唐宋大運河、元明清京杭大運河,河道總長約3100公里,其中主線長度約2681公里,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經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市,涉及數以百計的大中小城市,一度在歷史上發揮著經濟大動脈的作用,歷經2000餘年至今仍是活著的、流動的遺産。
山東泰安-戴村壩
江蘇揚州運河三灣
江蘇淮安-中國漕運博物館北面夜景
大運河不僅是一條經濟之河,更是一條文化之河。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旗下對日外宣期刊《人民中國》雜誌曾于20世紀80年代初和2016年先後兩次組織“京杭大運河自行車之旅”和“再騎京杭大運河”的系列報道,通過騎行採訪的形式,向日本讀者介紹運河沿岸各地的人文景觀和發展變化,真實、立體地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淵遠流長和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這兩次系列報道受到國內外讀者的一致好評,反響熱烈。
儘管今天大運河的某些功能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卻歷久彌新、愈加凸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説“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貫穿南北、聯通古今的大運河,融合悠久歷史與當代現實,串聯起華夏兒女千百年來共同的文脈和鄉愁。此次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與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再度攜手,共同推出“運河文化國際傳播計劃”,就是為了進一步拓展運河文化的全球影響力,擦亮大運河國際文化傳播“名片”。
讓大運河文化更新潮
數字化技術的發展,讓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活”起來,創新打造基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運河文化産品,也讓古老的運河文化更新潮。
“大運河文化國際傳播共創計劃”是面向國內外青年人的大運河文化海外內容傳播共創項目,旨在結合當代年輕群體喜聞樂見的漫畫、音樂及數字媒體藝術等形式製作發行相關多語種多媒體文化産品,推動大運河文化資源在多元空間中的數字化應用,促進國內外“Z世代”對運河文化的關注與理解,打開海內外青年人了解中國運河文化的新窗口,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運河故事。
據介紹,2022年下半年“大運河文化國際傳播共創計劃”將開展一系列內容創作及宣傳活動。一是出版一套運河文化出版物,從外國人的視角介紹大運河沿岸自然風光、歷史文物、非遺文化等,融合文字、漫畫、圖片、解謎互動等形式,以多語種形式面向國內外發行,引導國內外年輕群體探索運河文化,提升運河文化遊徑海外熱度;二是發行一套數字藝術藏品,深入挖掘各河段運河保護、非遺技藝等內容,打造面向年輕群體的“新國潮”數字藝術藏品;三是舉辦多場線上線下展覽,利用 AR、VR等人工智慧技術展示運河沿岸人文魅力,通過可視化呈現和互動、沉浸式體驗,增強運河文化的可親可感可知。
(文: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徐豪圖:大運河遺産管理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