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杭州大城北將添新地標!未來,溯大運河而上,蘇杭“天堂”串珠成鏈

發佈時間: 2022-06-09 15:58:48 | 來源: 杭州發佈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杭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目前已正式發佈,其中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公園這一核心展示園的建設主陣地就在大城北。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等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要如何建設?先睹為快!

杭鋼舊址公園效果圖

根據規劃,杭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有十大核心展示園,其中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公園這一核心展示園的規劃建設,建設主陣地在杭州的大城北。

近年來,市運河集團啟動了一批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寶貴遺産和大城北工業遺存的項目,推進了一批體現獨特性、唯一性的世界級文化標桿和城市公共空間及配套項目,全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杭州樣板。

五個項目列入了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工程清單: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等。另外,同樣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項目的,還有由余杭區實施的大運河生態藝術島。

從工業基地到公園、博物院

杭鋼舊址公園一期項目計劃于2023年年底竣工並試運營,高爐、焦爐等工業遺存將被改造成融合城市客廳、運河與工業文化展示與體驗、産業辦公、會議空間、體育藝術等複合功能的公共服務中心,以及筒倉酒店、工業特色餐廳等。

同時,該公園內面積約4.5萬平方米的中央大草坪也將亮相。今後,音樂節、藝術嘉年華等大型文藝活動均可在此舉辦。

杭鋼舊址公園將通過場景化空間營造與文化內容運營,構建時尚、潮流、跨界、混搭的都市有機更新的新場景,打造集文、産、商于一體的産業創新區。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效果圖

計劃于2024年建成並投入試運營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也將呈現出“不一樣的博物館”的感覺。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內無藏品,打造的是一個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高品質文旅目的地和體驗式博物館。“一院多館”,包括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國際交流中心等。

從中央景觀大道到濱水公共空間

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

根據規劃,還有一條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將無縫串聯杭鋼舊址公園、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等文化地標。

平煉路(麗水路-拱康路)景觀大道,將串聯大運河、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杭州鋼鐵廠等工業遺存,利用延伸改造杭鋼原有貨運軌道為觀光旅遊小火車的軌道,形成旅遊體驗、運動休閒、商業零售等多種業態融合且具有歷史文化魅力的“年輪帶”。

此次的大城北濱水公共空間提升,在運河濱水遊步道預留了20米至50米寬的距離,除了綠化帶外,在大運河邊部分濱水空間還將建有體育公園,如小型的足球場、籃球場,以及安置一些供孩子玩耍的娛樂休閒設施等。

從貨輪到客輪、遊艇

杭州運河水上巴士

杭州啟動了京杭運河二通道項目的建設,通航後,將作為水上貨運通道。此舉旨在逐步弱化京杭大運河杭州核心城區段的一般貨運功能,重點發展水上客運和旅遊産業。

以後,從杭州石祥路轉入運河兩岸,首先會進入運河灣國際旅遊休閒綜合體的區域,這是一個以文化藝術商業中心、國際遊艇中心、水上旅遊集散中心“三大中心”為特色的國際旅遊休閒綜合體。

原來的這片區域,是有著杭城“米袋子”市場之稱的杭州糧油市場,以及一直承擔工業貨運功能的管家漾碼頭。

根據規劃,原有的管家漾碼頭,將會改造為水上游艇基地。不久的將來,國際賽艇賽就會在杭州大城北上演。此外,還會有水上巴士碼頭、遊艇俱樂部,未來這裡的休閒、娛樂、旅遊、商業等功能都會很齊全。

除了遊船、遊艇等水上旅遊産品的規劃,杭州-蘇州、杭州-無錫等跨省內河遊輪線也在規劃之中。

未來的杭州大城北,還將會陸續推出大運河馬拉松賽、當代藝術文化展、國際賽艇賽、杭州藝術與科技節等有助打造城市品牌的活動。


推薦閱讀
孫起生現場調度大運河 國家文化公園(棗莊段)建設情況 原標題:來源:棗莊日報本報訊6月8日,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孫起生現場調度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棗莊段)建設情況,並主持召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棗莊段)建設指揮部全體成員會議。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督導檢查,凝聚工作合力,切實保障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孫起生指出,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棗莊段),是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的政治任務,是充分挖掘優勢資源的必然選擇,是服務全市中心工作的重要舉措。
杭州大城北將添新地標 蘇杭“天堂”串珠成鏈 五個項目列入了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工程清單: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等。從中央景觀大道到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根據規劃,還有一條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將無縫串聯杭鋼舊址公園、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等文化地標。從工業基地到公園、博物院杭鋼舊址公園一期項目計劃于2023年年底竣工並試運營,高爐、焦爐等工業遺存將被改造成融合城市客廳、運河與工業文化展示與體驗、産業辦公、會議空間、體育藝術等複合功能的公共服務中心,以及筒倉酒店、工業特色餐廳等。
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濟寧站活動成功舉辦 為持續發掘大運河文化資源,繼續培育本地大運河閱讀推廣志願者隊伍,打造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的群眾基礎,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張康向運河書屋宣阜巷館頒發大運河閱讀基地牌匾,楊義堂、方明愛、李富榮被評為“大運河閱讀推廣人”,市圖書館館長紀文傑向代表楊義堂先生頒發了“大運河閱讀推廣人”聘書。本站活動由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聯合舉辦,濟寧市圖書館、任城區圖書館和運河書屋宣阜巷館承辦。2022年6月3日,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濟寧站活動在運河河畔的運河書屋宣阜巷館舉行。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遇見大美運河 共用精彩非遺 一河串百藝·大運河非遺旅遊嘉年華展會內容包括大運河沿線優秀非遺旅遊商品展、“非遺+旅遊”融合典型案例展、“一河串百藝”非遺創新設計成果展等,並邀請《小雨説非遺》欄目主持人帶大家雲逛展,為市民遊客搭建了解非遺、共用非遺的“非遺+旅遊”融合場景,感受中華文脈傳承與活力,感受文化歷史與創新融合,感受拱墅非遺的八年實踐成果,共謀非遺旅遊産業發展,促進非遺高品質發展。活動切實推進非遺傳承保護與特色旅遊、文化産業深度融合,打造非遺旅遊新亮點,真正把大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文旅産業優勢。首發杭州非遺數字藏品,共用非遺創新轉化新舉措。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