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大運河閱讀城市接力活動,抵達京杭大運河南端城市杭州。杭州站活動在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蓮美術館舉辦。
“你不僅僅是一條河流,你是書寫四大名著的生動文脈。你不僅僅是一條河流,你,是代表中國精神的東方龍脈……”雲會小學的同學們,在圖書館、博物館尋找著大運河文化,翻開書本,在筆墨間仿佛看到了大運河的波瀾壯闊。
“讀懂了大運河,你就真正讀懂了中國。”2021年,余杭區作協主席張海龍導演兼撰稿的紀錄片《我與大運河》在央視播出。他認為,大運河是一條傳播的河流、遷徙的河流、連接的河流。“我們走遍大運河會發現,大運河不只是一條河,而是由若干河段連接而成的,是一個水網密布的系統。大運河是中國古代的網際網路,也是中國今天的‘大河唱’。”在張海龍看來,認識大運河一定要通過走讀的方式,“你只要踏上這條河流,就可以通向更廣闊的世界”。
余閱書吧·鑫藏修書屋創辦人金旸,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她家就在苕溪邊,她是運河邊長大的孩子。她發現孩子的教育與運河文化息息相關——倡導溝通、創新、連接。她組織貴州畢節山區的孩子到杭州遊讀運河時,孩子告訴她,覺得與這條流淌千年的運河相比,自己太渺小了,要更加努力才好。
活動當天,《大運河沿線城市文保點》主題展覽,展出並介紹了24個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的文物保護點的歷史;現場還有餘杭藍染技藝、五常龍舟勝會、仁和烘青豆茶、端午香囊製作等余杭非遺項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