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拱墅文化統戰續寫千年運河新詩篇

發佈時間: 2022-06-08 16:42:08 | 來源: 杭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在打造共同富裕美好圖景的道路上,統一戰線力量不可或缺。在千年運河的最南端,“運河文化”是拱墅區的獨特名片。當流淌千年的運河與統戰文化相逢,各界人士、各方力量匯聚於此,共同擦亮城市文化名片,以文塑形鑄魂賦能、凝聚共富力量,托起了一片共同富裕美好精神家園。

漫步于大運河畔的拱宸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你會被這裡濃厚的文化氛圍深深吸引。2021年,拱宸橋街道以“運河同心小鎮”為依託建立了新的統戰組織——“宸賢薈”,其創新構建的專業型議事模式——“世界咖啡”共議會深入人心。

“宸賢薈”首屆會長、舒羽咖啡創始人舒羽,也是“大運河國際詩歌節”的創辦者。自2012年9月,詩歌節自橋西直街發源,已然成為杭州一項連續性強、影響力廣、普及性高的文化品牌,輻射國際詩壇。在舒羽的帶動下,橋西各重點商戶和統戰人士代表也踴躍參與歌咏交流。

舒羽説,“宸賢薈”成立至今始終秉持著自治、自理、自我發展的理念,積極與市、區發展戰略和統戰部門、街道重點工作做好結合文章,以詩歌節為載體,推動各成員單位之間進一步加深了交流和了解。“宸賢薈”的代表們則説,詩歌節讓生在運河邊、長在運河邊,創業成功在運河邊的人們,有機會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同樣坐落于橋西直街南端的兩層古色院落——拱宸書院,這裡有藏書近萬冊,其中三分之一和運河有關。拱宸書院創始人陳向文是拱墅區運河文化挖掘與傳播的領軍人物。作為拱墅區新聯會副會長,他致力於凝聚廣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力量參與運河沿岸名區建設。

從2015年12月起,他幾乎每週都會在書院裏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沙龍,如今,沙龍的名稱有了一個固定的稱呼——“廿四會”。這一沙龍活動以“運河·同心薈”自由職業者聯盟為基礎,以新階層人士裏的自由職業者為骨幹,傳播運河文化,倡導社會公益。

“讓這些不同職業、不同界別的文化名人匯聚一堂,集思廣益,積極獻言獻策,對開拓一條統戰助力街區多元化自治的新路子發揮了重要作用。”拱宸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事實上,拱宸橋街道的文化統戰實踐,僅僅是拱墅發揮運河文化魅力,凝聚高品質發展力量的一個縮影。如今在拱墅,黨外人士之家、數字統戰體驗館、同心·匯賢堂、半山鄉賢文化館……一個個基層統戰陣地遍地開花。建立鄉賢人才庫、打造結對聯絡機制、設立鄉賢聯誼會、修建鄉賢館、推出激勵政策等各項措施,不僅喚醒了鄉賢們的家鄉情結,更將紮根家鄉、發展家鄉作為使命。

此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也正成為拱墅統戰助力發展的新力量。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米絡星創始人劉瓊則帶領企業以直播平臺、直播技術為支撐,深度賦能公益、扶貧、教育、文化、旅遊等各個領域,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共同富裕數字化實踐之路。


推薦閱讀
堅定運河文化自信 千年運河上來獻計 拱墅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從“提煉大運河時代精神文化”、“打造世界級旅遊産品”、“激勵社會參與”、“大運河文化産業帶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建議。今天,“心懷國之大者,喜迎黨的二十大”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拱墅段)主題調研議政活動在運河拱宸邀月號上舉行。拱墅段系列項目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核心項目,充分展示了大運河國家戰略規劃中重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類主體功能區的建設情況,體現了國家戰略和文化自信在杭州和拱墅實踐的高度。
拱墅文化統戰續寫千年運河新詩篇 此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也正成為拱墅統戰助力發展的新力量。事實上,拱宸橋街道的文化統戰實踐,僅僅是拱墅發揮運河文化魅力,凝聚高品質發展力量的一個縮影。作為拱墅區新聯會副會長,他致力於凝聚廣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力量參與運河沿岸名區建設。
蘇北運河5月貨物運量同比增長15.2% 同時,還積極關注通航水位,及時發佈船舶待閘、通航水位、天氣和水文等資訊,加強與水利部門溝通聯繫,完善和演練“低水位通航應急預案”,全力保障低水位等特殊情況下船舶安全航行。依託智慧調度系統、船舶過閘申報自動審核系統、區域集中調度等智慧手段,挖潛增效,提高過閘效率。6月5日,揚州航務中心施橋船閘船舶通過量108.7萬噸,創2022年以來單日通過量最高紀錄,也是今年第34次日通過量超百萬噸。
天津"大運河藝術之城"啟動建設 會上傳達了關於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的會議精神,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對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選址擴建暨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方案作彙報。6月7日,天津市西青區舉行“大運河藝術之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與西青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簽約儀式上,西青區分別與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進行現場簽約,就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選址擴建暨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項目,圍繞項目規劃建設、區域綜合開發、共同發展美術、音樂相關産業和帶動區域産業發展聚集等相關事宜達成戰略合作。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