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天津"大運河藝術之城"啟動建設

發佈時間: 2022-06-08 16:41:43 | 來源: 央廣網 | 作者: 張強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6月7日,天津市西青區舉行“大運河藝術之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與西青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會上傳達了關於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的會議精神,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對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選址擴建暨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方案作彙報。

簽約儀式上,西青區分別與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進行現場簽約,就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選址擴建暨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項目,圍繞項目規劃建設、區域綜合開發、共同發展美術、音樂相關産業和帶動區域産業發展聚集等相關事宜達成戰略合作。

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負責同志分別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建設大運河天津西青段的“大運河藝術之城”,以政府和高校推動、創意驅動、需求拉動,積極構建以藝術創意産業為主導的藝術産業體系,通過在西青區設立大師工作室,鼓勵師生産業成果在西青轉化應用,支援西青文化産業發展,塑造具有海內外較高影響力的天津西青藝術“名片”,共同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藝術創意小鎮,形成文化資源的創意轉化和高品質發展格局。

據悉,未來,西青區將與市教委和兩所高校齊心協力,通力合作,高標準規劃設計、高水準施工建設,在“大運河文化帶”總體規劃下系統統籌推進兩所高校選址擴建和“大運河藝術之城”建設各項工作,努力打造大運河上閃亮的“明珠”。


推薦閱讀
蘇北運河5月貨物運量同比增長15.2% 同時,還積極關注通航水位,及時發佈船舶待閘、通航水位、天氣和水文等資訊,加強與水利部門溝通聯繫,完善和演練“低水位通航應急預案”,全力保障低水位等特殊情況下船舶安全航行。依託智慧調度系統、船舶過閘申報自動審核系統、區域集中調度等智慧手段,挖潛增效,提高過閘效率。6月5日,揚州航務中心施橋船閘船舶通過量108.7萬噸,創2022年以來單日通過量最高紀錄,也是今年第34次日通過量超百萬噸。
天津"大運河藝術之城"啟動建設 會上傳達了關於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的會議精神,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對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選址擴建暨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方案作彙報。6月7日,天津市西青區舉行“大運河藝術之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與西青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簽約儀式上,西青區分別與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進行現場簽約,就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選址擴建暨建設“大運河藝術之城”項目,圍繞項目規劃建設、區域綜合開發、共同發展美術、音樂相關産業和帶動區域産業發展聚集等相關事宜達成戰略合作。
傾聽古運河“活”起來的揚州故事 揚州大運河邊原有的城市垃圾場,如今被改造成為生態濕地,隨後建成了賽艇水上運動中心,為城市帶來全新活力。經過生態修復的運河支線變身專業水上運動訓練基地,現代賽艇運動的活力激蕩在古老河道之上……近日,2022世界運河大會上,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顧問、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分享的大運河舊貌換新顏的“揚州故事”,贏得廣泛讚譽。”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發展潮流相結合,就是“新紅園”的發展定位和立足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打造古城揚州的‘現代藝術文化城市客廳’。
215公里運河展美麗畫卷 為展現梨鄉風情,泊頭市以梨為媒,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挖掘當地傳説故事,對古梨樹進行保護,打造了古貢梨園。滄州大運河段總長215公里,作為大運河流經里程最長的城市,隨著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持續推進、運河堤頂路的全線貫通,運河沿岸各縣(市、區)加強運河沿線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水變清了,環境變好了,在眾人裝點之下,一個個特色小鎮、美麗鄉村連成一條生態玉帶。為了在陶瓶上淋漓盡致地展現運河沿線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蘊,張府成和劉志甜將中國大運河沿線34個城市的運河風情濃縮于陶藝作品中,以新的方式講述運河故事,讓人們縱覽陶器上的運河風情。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