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走進濟寧 楊義堂講述大運河的故事

發佈時間: 2022-06-06 10:20:51 | 來源: 齊魯晚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6月3日,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濟寧站活動在運河書屋宣阜巷館舉行。這也標誌著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發起的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35城接力活動抵達濟寧。

此次活動由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聯合舉辦,濟寧市圖書館、任城區圖書館和運河書屋宣阜巷館承辦。

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張康、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工作室主任楊義堂、市圖書館館長紀文傑、任城區圖書館館長渠雅雯以及濟寧市本地的文史愛好者、運河文化愛好者30余人參加活動,逾15萬人次觀看了網路直播。京杭大運河是濟寧的母親河,自老城穿城而過,流經微山、魚臺、太白湖、任城、汶上、梁山等6個縣區。“閱讀大運河”特別邀請知名作家楊義堂為大家講解濟寧與大運河的故事。楊義堂曾擔任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對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做出努力,其長篇歷史小説《大運河》,用30萬字講述了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獲得山東省委宣傳部文藝精品工程獎。

活動中,楊義堂從歷史以及文化的角度,講述濟寧與大運河的歷史淵源以及濟寧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博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他以大運河為主題的長篇傳記文學新作《河道總督》已經完稿,正在修改和籌備出版中。隨後,王建華及聲樂團現場演唱《運河長》等運河歌曲,濟寧市朗誦協會會長方明愛、副秘書長夢野共同誦讀經典運河篇章,帶領現場嘉賓及讀者在優美的詩文誦讀、音樂欣賞中一起品味運河文化、傳承運河文化。

活動現場還展示由濟寧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李富榮和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豐偉共同創作的“閱讀大運河長卷書畫”。

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張康向運河書屋宣阜巷館頒發大運河閱讀基地牌匾,楊義堂、方明愛、李富榮被評為“大運河閱讀推廣人”,濟寧市圖書館館長紀文傑向代表楊義堂頒發“大運河閱讀推廣人”聘書。

為持續推進全民閱讀,濟寧市圖書館堅持“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初心使命,打造集講座沙龍、尼山書院、閱讀分享、公益展覽、徵集展示、閱讀競技、館外服務等內容為一體的全民閱讀新矩陣。整合多方資源,策劃推出“名家講堂”等高端文化公益類講座,持續開展尼山書院、圖書流動服務等全民閱讀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推薦閱讀
京杭運河二通道八堡船閘主體工程完工 作為運河二通道連接錢塘江的終端,八堡船閘為Ⅲ級雙線船閘,閘室有效長度300米、寬23米、水深4.2米,建設內容涵蓋了水運、公路、水利、市政、房建、機電及綠化景觀等眾多專業,是浙江省杭州地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水運樞紐之一。未來,運河二通道全線通航後,杭州航區的航道等級將達到三級,千噸級船舶可以從山東直達杭州,通過八堡船閘進入錢塘江。船閘主體工程的完工,標誌著運河二通道八堡船閘段的建設已接近尾聲。
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走進濟寧 此次活動由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聯合舉辦,濟寧市圖書館、任城區圖書館和運河書屋宣阜巷館承辦。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張康、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工作室主任楊義堂、市圖書館館長紀文傑、任城區圖書館館長渠雅雯以及濟寧市本地的文史愛好者、運河文化愛好者30余人參加活動,逾15萬人次觀看了網路直播。為持續推進全民閱讀,濟寧市圖書館堅持“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初心使命,打造集講座沙龍、尼山書院、閱讀分享、公益展覽、徵集展示、閱讀競技、館外服務等內容為一體的全民閱讀新矩陣。
我們如此熱愛滄州——清風“大運河”文化主題大集開啟 本次市集活動融入了燈光、手作、文創、民謠、樂器、篆刻、書畫、攝影、文學、古籍、手衝咖啡、生活美學等內容,以全新的業態,多元的主題向市民展示著大運河文化、滄州故事、滄州文化,為居民們帶來了文化盛宴,打造了滄州人“嚮往的市集”。同時,讓一些有理想、有情懷的自由職業藝人聚在一起回歸熱愛的專業,潛移默化地推廣藝術大眾化,實現文化的傳承。新華區通過搭建“清風市集”平臺,促進自由職業藝人用創新的思維把大運河文化充分展現,吸引更多居民群眾關注大運河文化、關注傳統手藝,進而對保護及宣傳大運河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浙江杭州運河端午“走運”記:老街區不老鋼鐵廠上新 端午假期期間,記者也在運河歷史文化街區“走運”。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點之一,也是近代杭州百餘年民族工業發展歷史的縮影。據了解,升級改造後重新啟幕的曉風書屋,將原有的書店面積從80平方米擴大到了200多平方米,從一層樓變成了兩層樓,同時利用設計將運河的河景“引入”書店。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