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走進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探尋大運河“前世今生”

發佈時間: 2021-12-10 16:09:40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張玉峰王鵬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江蘇省揚州市三灣古運河畔,近8萬平方米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如一艘巨船泊在岸邊,迎接著八方遊客。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國內首座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社會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運河主題博物館,力求全方位展現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時代價值。博物館由展館、內庭院、館前廣場、大運塔和今月橋五部分組成,新唐風建築融合傳統與現代之美。館藏1萬多件(套)與運河相關的文物展品,時間跨度為春秋至當代,涵蓋古籍文獻、書畫、碑刻、陶瓷器、金屬器等。

重磅文物展現運河變遷

揚州是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申遺牽頭城市。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邗溝,這是京杭大運河淮揚河段的前身,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設有“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2個基本陳列和“運河上的舟楫”“運河濕地尋趣”等9個專題展覽,生動展現大運河在國家治理、文化融合、對外交往、河工技術、交通運輸等方面蘊含的中國智慧。

“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位於一號展廳,系統介紹了大運河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價值。為什麼要開鑿大運河?大運河為中國的發展帶來哪些變化?這些問題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展廳裏,重磅文物比比皆是。

從河南開封附近截取的汴河河道剖面,長25.7米、高8米,佔據了一整面墻。唐、宋、元、明、清歷代河道底層土色、沉積文物清晰可見,還標注了歷代河面寬度與深度,大運河河道在不同時期的變遷一目了然。

55噸的唐代船型磚室墓、27噸的南宋磚瓦窯,都是從考古現場整體套取,反映了大運河與沿岸人民生活的緊密聯繫。長7.5米的兗州府鎮水鐵劍與造型樸拙的鎮水銅牛並列展示,訴説著古人治理運河的故事。

觀眾在展廳不僅可以看到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的“前世今生”,還能了解運河沿線水利工程、漕運鹽利、飲食風物、舟船樣式等。

真實街肆還原市井生活

“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以城鎮歷史景觀再現模式,打造了一個具有歷史場景和真實業態的沉浸式展廳,讓觀眾走進運河沿線城鎮村落,體驗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

街肆兩旁商鋪林立,布莊內,各色時興布料等待著愛美人士挑選;茶館裏,説書聲與喝彩聲不絕於耳;驛站內,參觀者可以郵寄明信片,挑選伴手禮……“星空”中不時燃起絢爛煙花,映照著運河沿岸的熱鬧生活。

“觀眾是這個展覽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遊街、購物,構成一幅鮮活的運河繁華圖。”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説。

“運河上的舟楫”展以實景和數字投影結合,讓觀眾體驗沿著運河坐船遠行。

展廳裏,有一條複製的“沙飛船”。它是明清時期江南大戶人家娶親、看戲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是康熙、乾隆南巡時乘用的船之一,相傳為揚州沙氏所造,以船速如飛聞名。

登上“沙飛船”,便可體驗一場運河之旅——從杭州出發,經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一路航行到揚州。船身輕搖,微波將河面劈成兩半,入洞穿橋,走街過鎮,兩岸山水與城鎮風光盡收眼底。

多元體驗滿足不同觀眾

每到週末,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人氣旺盛,一票難求。揚州市民李文成夫婦帶著孩子進館參觀。“揚州是大運河的發源地,通過逛博物館,孩子不僅可以了解家鄉深厚的歷史文化,更會為燦爛的中華文明感到自豪。”李文成説。

“當前,走進博物館的親子家庭越來越多。我們在展陳設計時,就考慮到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類型參觀者的需求。”鄭晶説。

“運河濕地尋趣”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展廳裏,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倣真的水環境系統令人眼前一亮。鄭晶介紹,這個展覽不論是展品放置的高度還是展牌的表達方式,都是從兒童的角度設計的,此外還設有多種互動裝置,讓兒童在探索體驗中了解運河生態知識。

位於地下一層的“運河迷蹤”展專為青少年打造。這是一個融合古風和二次元風格的體驗空間,讓青少年通過“密室逃脫”遊戲,了解運河水工科技,領略運河沿岸風物。

“來博物館,參觀不是唯一目的。成年人可以探尋大運河的歷史,感受大運河豐富的文化內涵,少年兒童可以在互動體驗中走近大運河、愛上大運河。”鄭晶説。


推薦閱讀
大運河建設機遇談 閻:天津已經編制完成《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大運河天津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京津冀運河旅遊觀光帶規劃(2017—2035年)》,正探索一條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協調推進、融合發展之路。從我們近幾年對運河沿線調研中體會到,無論是從歷史沿革還是從當代發展來看,京杭大運河都是溝通兩大絲路的“廊道”和“橋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和長江經濟帶開發建設中將發揮更大作用。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産資源保護利用和運河文化帶建設涉及的部門和區域多,至少包括發展改革、規劃土地、建設、文化旅遊、交通、水務、財政、宣傳文化、稅收、文物、考古等部門。
走進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探尋大運河“前世今生”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説。多元體驗滿足不同觀眾每到週末,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人氣旺盛,一票難求。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設有“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2個基本陳列和“運河上的舟楫”“運河濕地尋趣”等9個專題展覽,生動展現大運河在國家治理、文化融合、對外交往、河工技術、交通運輸等方面蘊含的中國智慧。
汲取運河文化智慧 構建新發展格局 要將運河文化中創新創造的精神弘揚放大,用以推進揚州創新創造,産業轉型升級。要用運河文化中的創新精神推動産業科創名城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加快科技創新平臺打造,加大人才政策創新力度。以運河綠色生態文化引領綠色發展千百年的開鑿修繕過程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的運河水文化、順應自然的治水用水理念,使大運河本身就成為生態文明的示範。
北京等沿線城市聯動開展“保護大運河”志願服務 由中央文明辦、水利部聯合舉辦的“關愛山川河流·保護大運河”全線聯動志願服務活動今天正式啟動,本次志願服務活動將在大運河沿線各城市同時開展。在北京,來自水務部門的青年志願者將在北運河沿線開展撿拾白色垃圾、宣傳“河長制”等志願服務活動。從今天開始,這樣的志願服務不僅持續在北運河開展,在河北、山東、江蘇等大運河沿線城市也在聯動開展,共同關愛山川河流,保護大運河。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