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根植于揚州人的基因之中,成為城市人文精神的象徵,博大精深的運河文化為揚州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引領,也為揚州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精神食糧。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從歷史角度出發,從運河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尋找動力源泉和發展路徑。
以運河創新創造文化引領創新發展
兩千餘年來,大運河因其不斷的創新變化而成就了運河沿岸的文明。要將運河文化中創新創造的精神弘揚放大,用以推進揚州創新創造,産業轉型升級。要圍繞運河文化體現的城市品位和特質的生産要素,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培育打造傳統特色産業品牌。要通過技術賦能、數字賦能,推動傳統産業轉型發展,用追求精緻的運河精神推動傳統服務業做優做強。要用運河文化中的創新精神推動産業科創名城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加快科技創新平臺打造,加大人才政策創新力度。要梳理現有運河文化資源,挖掘潛在文化資源,開發創意文化資源,發展運河文化産業、動漫産業等高端産業,促進文化産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
以運河包容融合文化引領協調發展
揚州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融入全國發展大局,聯合運河沿線城市共同發力、協調發展,促進更大範圍的融合交流。要更加主動融入國省發展戰略,深化與沿線城市群之間的合作交流,發揮寧鎮揚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的作用,促進區域間航運互通、旅遊合作、人文交往。要利用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聯席會議制度等載體,與沿線城市形成區域合作,互聯互通、借鑒支撐、優勢互補、資源共用。要發揮特色避免同質化競爭,在園區“二次創業”過程中,既要沿江沿河聯動發展,又要從自身特色出發,構建不同功能的産業園區,實現錯位競爭。要推動揚州與其他城市在産業規劃編制時形成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機制,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産業。
以運河綠色生態文化引領綠色發展
千百年的開鑿修繕過程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的運河水文化、順應自然的治水用水理念,使大運河本身就成為生態文明的示範。生態綠色一直是揚州的底色和靈魂,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貫徹“兩山”理念,推進沿江、沿運生産生活方式轉變,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範帶。打好生態牌,大力推進“水美揚州”“蔚藍揚州”“凈土揚州”建設,全面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真正治理好運河生態環境,讓南水北調東線“一江清水北送”。打好宜居牌,以運河生態文化為指導,努力打造人文生態宜居新揚州,推進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管理不斷創新,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展現“新魚米之鄉”的時代風貌。打好宜業牌,利用運河沿線獨特的人文環境和景觀環境、生態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來揚,以推進長江大保護和大運河文化帶高品質發展為契機,不斷提升産業發展的“含綠量”“含金量”“含新量”。
以運河開放擴散文化引領開放發展
揚州自古就因運河這一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要用包容開放的運河文化促進開放發展,將大運河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轉化為今天發展經濟的新動能,推動人才、技術、資本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更快更好融入“雙迴圈”。要用運河的交流功能推進對外貿易,通過大運河這個世界級文化符號,讓更多企業、産品“走出去”。要以深度推進國家“雙創”城市建設為抓手,鼓勵有條件的産業集聚區與國內外先進開發區“結對”,支援發展“飛地經濟”。要發揮運河文化優勢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統領,堅持文旅融合導向,促進文化與旅遊資源疊加、優勢互補。
以運河以人為本文化引領共用發展
運河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仁愛愛人”的民本思想。我們不僅要傳承運河文化的精華,更要立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創造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運河盛景,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推動人民生活高品質,以産業鏈帶動不同群體共同致富。要著力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準,讓市民分享城市發展的成果,不斷提高認同感和歸屬感。要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建立科學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深度融合,激發治理“聯動效應”;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統籌兼顧不同階層群體的多樣性、差異化訴求,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