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不僅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和條件,而且作為人們交往的水上動脈,搭建起了生産交換和生活需要互通的文明場域。長江與大運河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歷史積澱深厚,文化內涵豐富,是值得深入挖掘的歷史財富與文化瑰寶。
深挖歷史精神財富把握豐富文化內涵
“隨著文化影響力和融合力日益拓展,長江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其歷史積澱與時代價值的演進,成為凝聚中華兒女不斷奮進的精神力量和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文化標識之一。”在日前召開的2021年江蘇青年智庫學者沙龍暨長江文化與大運河文化建設高層論壇上,南京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曹勁松表示,長江文化歷史悠遠、腹地廣博,其文脈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都具有極強的拓展性與包容性,形成了豐富的歷史內涵、地域內涵和價值內涵。
曹勁松認為,當前,長江文化已成為面向世界文明、積極交流互鑒的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之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要從總體上把握其豐富內涵,彰顯其回望歷史、引領時代、開創未來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內能”。
在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看來,大運河和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標誌性文化符號,蘊含著中華民族悠遠綿長的文化基因和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蘊含著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執著信念,尊重規律、創新克難的創造精神,開放包容、美美與共的文化態度,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思想智慧。大運河文化和長江文化資源廣泛龐雜,文化知識浩如煙海,需要分門別類加以蒐集與梳理。
“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體系主要是指在大運河、長江水系及流域,由各族人民持續創造形成的文化廊道體系,以及當代對這些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利用、發展體系。大運河文化已經有2500多年曆史,而長江文化的歷史則更加久遠,兩大文化體系的文化內涵可謂浩若繁星。”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賀雲翱談到,大運河和長江一條是南北走向的人工運河,一條是東西走向的壯美大川,都是在中國國土範圍內的世界級景觀。前者相對年輕,更具有對原先地域文化的傳承性、傳播性和整合性,文化特質上更加成熟細膩精緻;後者十分古老,更具有文化上的原創性、獨立性和漸進性,文化特質上更加深厚綿長壯闊。在歷史上,大運河更具有政治性,長江則更具有經濟性、民生性。
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使命重大
近年來,江蘇聚焦推進長江與大運河建設,加強頂層設計,注重保護傳承利用,全力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長廊、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水準的旅遊長廊,昔日溝通東西南北的交通動脈,今天已成為“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江蘇的精彩實踐。
“長江與大運河‘一橫一縱’在江蘇交匯,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為江蘇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共同造就了江蘇的繁華。”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表示,如何進一步深入貫徹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搶抓機遇,通力協作,開創長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助推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高品質發展,是必須高度關注、深入推進的課題。
“大運河與長江在江蘇呈‘十’字交匯,這是江蘇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處於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賀雲翱説。
揚州是一座長江與運河交匯的城市,更是因大運河而生、因大運河而興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大學通州溯源,從長江到運河,從六校合併到一校,學校一直與水相依、為水滋養,揚大發展史上也浸潤著開放、包容的運河精神。揚州大學校長焦新安談道:“揚州既是運河城市又是濱江城市,揚州文化具有長江文化與運河文化疊加的鮮明特徵。大運河文化帶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雙重國家戰略疊加,賦予了揚州和揚州大學沉甸甸的時代責任。揚州大學要在總結前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為長江經濟帶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更強的智力支撐。”
以“雙創”彰顯當代價值
推動長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文脈傳承引領文化復興,實現長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高品質建設與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有機統一,是江蘇社科界的共識。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認為,長江文化是我國流域文化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極,長江塑造並持續影響著江蘇的地方文化,江蘇境內留存有大量與長江有關的有形或無形、亟待挖掘保護的山水文化和歷史文化遺産。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新時期,要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長江文化建設,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成長春表示,保護、傳承、利用好長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有利於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向世界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有利於賦能沿線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旅融合“脊梁”帶;有利於推動區域間統籌協調,形成文化發展命運共同體,打造區域合作樣板,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從現實任務看,長江自然生態景觀需要提升保護修復水準,長江航運文化需要加強挖掘保護,長江水利文化需要強化保護利用,江蘇長江沿線多元特色文化需要進一步傳承利用。”夏錦文提出,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要開展長江文化遺産調查,完善長江文化遺産保護體系;深化長江文化研究,弘揚長江文化時代價值;推動長江文化創新性發展,建設沿線高效融合經濟體;保護修繕長江歷史文化街鎮,打造長江文化旅遊品牌;修復長江自然生態景觀,構築長江文化生態廊道;強化水資源綜合利用,完善綠色智慧化長江航運體系。
賀雲翱認為,當前,我們應當不斷加深對長江和大運河兩大文化帶的科學認知,做好兩大文化體系的保護、傳承、弘揚工作,讓大運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統籌聯動,共同為推動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廣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