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秋來運河晚 無詩不江南——楓橋景區承辦“楓橋夜泊”大運河文化詩會

發佈時間: 2020-10-09 15:28:29 | 來源: 央視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0月8日,由蘇州市委宣傳部、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央視網主辦,蘇州市楓橋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承辦,“楓橋夜泊”大運河文化詩會將在楓橋景區舉辦。本次活動作為第二屆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園林板塊重要組成部分,以傳統詩詞文化為載體,充分利用大運河“最精彩一段”,深度挖掘“江南第一詩境”資源優勢,活動通過全方位演繹獨具魅力的江南詩詞文化,呈現出一台充滿江南詩韻視聽盛宴,以延續楓橋歷史文脈,賦能城市創新發展,滋養並堅定文化自信。

本次活動分為文化詩會和文化沙龍兩個部分。詩會將搭設水上舞臺,綜合運用多種藝術形式,烘托營造楓橋“江南第一詩境”夜景。現場邀請央視主持人任志宏、劉芳菲、沈竹音(金話筒獎得主)、王維琳(金話筒獎得主)、海若等多位大咖,及眾多國家級藝術家齊聚一堂,以《迴響·古運河》《追夢·新蘇州》《同輝·共發展》三個篇章,對應蘇州和運河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以詩詞闡述蘇州優秀的歷史文化、展示千年蘇州的儒雅氣質並歌頌偉大的新時代。沙龍邀請杭州、揚州大運河沿線景點負責人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家,以文化為媒,探討建立江南大運河文化建設活動聯盟的可行性,使相關文化交流活動常態化,最終實現運河沿線優秀文化協作的同頻共振。

“清芬擬入芝蘭室,博雅如遊書畫船”,通過本次“楓橋夜泊”大運河文化詩會的舉辦,全力打造“旅遊+詩詞文化”沉浸式體驗新模式,讓更多人感受到濃郁的“運河魂”“蘇州韻”和“江南風”,助推蘇州城市文化軟實力和楓橋品牌影響力,助力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推薦閱讀
千年大運河 描繪新願景 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組成,全長近3200公里。大運河文化融匯了京津、燕趙、齊魯、中原、淮揚、吳越等地區性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以文旅融合為核心,創新推進大運河各類文化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品牌建設的《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
秋來運河晚 無詩不江南——楓橋景區承辦“楓橋夜泊”大運河文化詩會 “清芬擬入芝蘭室,博雅如遊書畫船”,通過本次“楓橋夜泊”大運河文化詩會的舉辦,全力打造“旅遊+詩詞文化”沉浸式體驗新模式,讓更多人感受到濃郁的“運河魂”“蘇州韻”和“江南風”,助推蘇州城市文化軟實力和楓橋品牌影響力,助力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本次活動分為文化詩會和文化沙龍兩個部分。本次活動作為第二屆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園林板塊重要組成部分,以傳統詩詞文化為載體,充分利用大運河“最精彩一段”,深度挖掘“江南第一詩境”資源優勢,活動通過全方位演繹獨具魅力的江南詩詞文化,呈現出一台充滿江南詩韻視聽盛宴,以延續楓橋歷史文脈,賦能城市創新發展,滋養並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大運河“蘇州故事” 大運河蘇州段遺産的重要節點遍佈姑蘇。姑蘇運河文化的歷史積澱和現實優勢得天獨厚、無可比擬。”在昨天的專家理論研討會上,沈健教授認為,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呈現出大運河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景觀。
京杭運河江蘇段:水清岸綠煥發新生機 在淮安黃碼大橋下游左岸,1.5公里長的船舶錨地今年9月投用,建有自助岸電系統、智慧供水樁、污染物回收裝置,能滿足千噸級船舶停靠。今年6月,這艘船裝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蘇北航務管理處黨委書記周進介紹説,智慧調度系統建成後,閘室平均利用率由70%提高到80%以上,相當於在蘇北地區又建了一條新運河。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