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東便門篇

發佈時間: 2020-09-30 11:47: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編者按:運河貫南北,文脈承古今。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的大運河,綿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數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運河申遺成功六週年,由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和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以“古運新説”為主旨,從杭州出發,過揚州、訪蘇州、抵北京,探尋沿線城市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講述水鄉之畔的時代故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東便門篇

東便門大通橋——明清兩代重要的漕運碼頭

圖為東便門漕運歷史資料圖

漕運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的官辦經濟活動,也是將富庶的南方田賦集中到首都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古代,水運是最低成本、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明清兩代,南方的漕船北上,或走海路,或走運河,到達通州張家灣。或者在張家灣卸下漕糧,或繼續沿通惠河西行,到東便門大通橋碼頭,甚至直抵朝陽門碼頭。在元、明兩代和清前期,北運河、通惠河就是首都的生命線,而東便門大通橋碼頭則是這條生命線上的最重要節點。

圖為《古運回望圖》——大通橋篇

大通橋是集橋梁、橋閘和橋碼頭于一體的建築,為京城昔日重要橋梁之一。大通橋每橋孔石券頂刻有吸水獸。在通州漕運繁盛時期,站在大通橋上東望,駁船穿梭,帆檣往來。明代漕運的船不能駛入城內,大通橋就成為通惠河漕運的最終停泊點。經由運河運來的糧食、物資等都在此地上岸,糧入周圍糧庫,“以實京倉”。大通橋在歷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見證了明、清兩個朝代相當一段時間裏漕運繁榮的景象。

圖為東便門大通橋資料圖

清朝後期,河道淤塞,大通橋碼頭的作用喪失。20世紀60年代末修建地鐵時,把大通橋徹底拆掉,大通橋成為了歷史記憶的一部分。

東南角樓——全國現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

東便門位於老北京城東垣內外城連接點,它與內城角樓互為寄託。東便門外有水鄉之稱,大運河的北終點大通橋碼頭南北行人,貨物進出城的通道,河流如帶,垂柳梳揚。

東便門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頂,四面開過木方門,無窗;面闊三間寬11.2米,進深一間深5.5米,高5.2米;其城臺正辟過木方門,樓連城臺通高12.2米。

圖為《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京門九衢圖》——東便門篇

北京城東南角樓為明、清兩代北京內城東南轉角處的箭樓,簡稱角樓。原北京有內外城之分,內城建築較早,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的。據明《英宗實錄》:“(正統)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師門樓、城壕、橋閘完。城四隅立角樓。”角樓始建於明正統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

圖為東南角樓資料圖

東便門東南角,也叫東南角樓,位於崇文門外東大街的盡頭。建在突出城墻外緣的方形臺座上,通高29米,四面開箭窗144個。角樓內立金柱20根,整座樓建築面積為793平方米。加之相連的南城墻,總佔地面積約3654平方米。

它是全國現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高大巍峨、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徵之一。其西北是雄偉、繁華的北京站,東南是東便門立交橋,西與崇文門遙遙相望,東與通惠河毗鄰。

東起東南角樓,西至崇文門,就是北京明城墻遺址公園,總面積約15.5公頃,其中城墻遺址及城東南角樓佔地3.3公頃,綠地面積12.2公頃。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便門水關——古代漕運的歷史記憶

圖為《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京門九衢圖》——東便門篇

“水關”這一地名在北京街巷名稱中較為普遍,多由“水關”這一特定設施及其地點引申而來。東便門水關位於外城北城墻東邊,老北京內城東面的護城河水從北向南。通過東便門水關流向內城南護城河。

水關又稱水竇、水門,是河道溝渠穿越城墻的通水口。設立水關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和疏導進出城內外水流量的大小。一座完整的水關由穿越城墻的涵洞(通水道)、鐵標柵欄、進出水閘、城內外便橋、堆子房等構成。穿越城墻的涵洞(水關)的地面和兩側墻壁都是用青石板鋪砌,頂部用磚起券。涵洞進水端安裝一排斷面呈菱形的鐵柵欄。安裝鐵柵欄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防人從水關內出入而無礙于行水。二是便於堆子兵(值勤人員)清理涵洞內流水淤積的各種雜物。所以,固定的鐵柵欄上也安裝一個活動的小門,以供堆子兵進出涵洞的另一端。

蟠桃宮廟會——傳承與弘揚漕運文化

圖為蟠桃宮廟會資料圖

在東便門內曾有一座廟宇叫“太平宮”,太平宮大門三間,門額上為“護國太平蟠桃宮”石匾,內有二重大殿,前殿為靈官殿,後殿為鬥姥殿,左右又有配殿。因為這裡有蟠桃會,所以百姓俗稱為蟠桃宮。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這裡香客不斷,各種茶鋪攤點上買賣興隆,各式北京小吃吸引著老老小小的逛會者。平時這段通惠河故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水流,每逢廟會期間,上游便提閘放水,為廟會添景,河裏還有吹拉彈唱的小船遊渡。

歷史記載:每逢清明上巳節、蟠桃宮廟會極為熱鬧,屆時笙歌夾岸,碧浪如鱗,畫舫瀾橈,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遊野趣盎然,故有“大通橋上望藹船”之説。舊時的東便門大通橋至二閘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旅遊觀景的勝地,就像《北京竹枝詞》描繪的:“乘舟二閘欲幽探,食小魚湯味亦甘。最是望東樓上好,桅檣煙雨似江南。”

1987年因修築東便門立交橋,蟠桃宮正位於主橋道上而全部拆除。原蟠桃宮王母殿前的“護國太平宮碑”被作為文物移至立交橋南側綠地中保存。

東便門漕運碼頭公園現漕運盛景

圖為東便門漕運碼頭公園資料圖

早在明朝東便門曾經是重要的貨運碼頭,也是京城重要的客運碼頭,南來北往的旅人都經東便門碼頭入城,或是由此乘船南下,東便門旁的二環路古時候就是能夠載舟行船的河道。北京城的生活污水和雨季的洪水,大部分也是通過這裡經通惠河、北運河入海。

到了上個世紀,河水逐漸減少,東便門碼頭再也不能供船隻行駛。新中國成立後,東便門旁的明城墻遺址被大量的居民、單位佔用,曾經有20余個單位直接在城墻或基礎上建造廠房、車間,更有500余戶職工的住房建在城墻上。

2015年,在原北京第二開關廠的廠址所在地,建成了“漕運碼頭公園”。作為明城墻遺址一部分,“漕運碼頭公園”再現了當年老北京漕運東便門段的熱鬧盛景,充分展示了古城墻風貌及漕運文化。

考慮到當年老北京民生命脈的東便門漕運碼頭位於此處,“漕運碼頭公園”的中心位置特別設置了約10米長的“老北京漕運圖”漕運文化浮雕,還有“雉堞鋪翠”、“角樓映秀”、“玉棠新綠”三大景觀。種植的玉蘭、海棠、金銀木等植物使得整個公園“三季有色,四季常綠”。公園內散落著波浪式的條石,模倣水紋雕刻的肌理,用以展示消失的漕運文化。主題雕塑《東便門的記憶》為遊人呈現出現已不復存在的東便門區域內的城墻水道等歷史設施。

“城市風輪”自行車騎行走廊重拾漕運記憶

京杭大運河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傳説、故事,擁有太多的文化、記憶。曾經的漕運碼頭東便門已無法重現昔日的水運繁華,新時代的東便門,靜看北京站的車水馬龍,置身於北京市崇文門商圈的繁華之側,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圖為濱水自行車綠道資料圖

2020年初,北京市兩會上,市政協人資環建委提交專委會提案,呼籲打造綠色出行“城市風輪”。即利用連接二環與四環的河流如通惠河、小月河、壩河、亮馬河、涼水河等12條具備建設濱水自行車綠道的良好基礎條件,建設步行與自行車的綠色廊道,解決河道沿線大量居民的出行需求。

市政協人資環建委還建議可以率先在基礎條件比較好的通惠河規劃建設連續自行車通道,滿足沿線居民綠色出行需求,打造從二環核心區到六環城市副中心的自行車騎行走廊,建成“城市風輪”首個示範項目。

針對提案中提出的“率先在通惠河規劃建設連續自行車通道”建議,北京市水務局啟動了通惠河沿線建設自行車專用路相關研究工作,目前方案已經基本完成,將儘快實施。

通惠河慢行系統自東便門鐵路橋至溫榆河,將通過新建慢行道路、借用市政路自行車道和公園道路等措施建成濱水慢行系統,連接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串聯CBD、高碑店、定福莊等城市節點。

昔日漕運船隻不見,濱水慢行系統繼續承接著這一文化脈絡,當人們騎行此間,時刻記住大運河曾經的輝煌。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通州篇

如今,東便門漕運碼頭公園已對市民開放,明城墻遺址公園內綠地如茵,草木繁盛。這些新的城市公園不僅將為市民增添休閒之處,還將當年老北京漕運東便門段的熱鬧景象還原,來訴説歷史如運河般滾滾不息。運河承載的是時代的變遷,留下的是一代代人的記憶。我們會將記憶變成故事,挖掘更多運河新故事等您一起賞讀。


總策劃谷建華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聯合出品


附:

關於《古運回望圖》

《古運回望圖》之創作,旨在弘揚自強不息之民族精神,漕運盛景之再現,貴在推崇厚德載物之中華氣量。

西元新世紀開元之年,華夏再沐朝陽,春風又綠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華先生以振奮民族精神為宗旨,以弘揚運河文化為己任。斥鉅資,募群賢,研史料,重考察,集眾家之才智,請諸師之妙筆,穿越六百年時空,探尋當年漕運盛景。歷時五載,徵修四次,終成《古運回望圖》。

全卷通高83公分,長210公尺,以明代航運鼎盛時期為背景,以運河為主線,自通州始至余杭終,經京津冀嚕蘇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餘城鎮,浩浩蕩蕩,三千余裏,一氣貫通,氣勢恢宏。畫面兼工帶寫,五色丹青,師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細膩,疏密得體。山水迤麗,柳岸花明,漕艘櫛比,往來如梭,閘壩碼頭,廩粟雲屯,城鎮市井,百態人生,縱觀全卷,三千里漕運風情盡收眼底,五千年華夏文明彰顯其中。正可謂,漕運舟楫之盛,可抵長城之雄!

推薦閱讀
做活姑蘇運河“最精華”的“文眼” 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吸引更多社會階層、群體參與到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習和傳播中來。文化創意産業的産品和服務更加強調創意和宣傳推廣活動,強調新的行銷運營模式。而文化創意産業則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智慧財産權的開發和運用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戰略産業。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東便門篇 漕運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的官辦經濟活動,也是將富庶的南方田賦集中到首都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古代,水運是最低成本、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明清兩代,南方的漕船北上,或走海路,或走運河,到達通州張家灣。
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落幕 取得五大成果 近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北京舉行。 圍繞“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用新未來”主題,2020京杭對話舉辦了“1+8+N”項活動,即1個主論壇暨開幕式、8項主場活動,以及來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的N場主題活動,兼具國際性、開放性、群眾性、創新性和傳播性特色,發揮京杭兩端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突出展示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提升了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的國際影響力。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九“崇文門(上)”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城門改建,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並加築甕城,改名崇文門,取《易經》"文明以建""其得剛健而文明"之意,與宣武門相對稱,左文右武。崇文門既是走酒車的門,又是收稅的地方。明清時將京師稅務衙門設於此地,徵收商稅,其稅收居全國之首,因此又叫“稅門”。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