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講好大運河“蘇州故事”

發佈時間: 2020-10-09 15:28:16 | 來源: 蘇州日報 | 作者: 葉蘊嵐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專家和媒體代表參觀石湖發展規劃。□記者  李淵  攝

專家和媒體代表參觀石湖發展規劃。□記者李淵攝

姑蘇運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姑蘇運河文化發佈媒體共用平台啟動

蘇報訊(記者 胡毓菁)昨晚,“我們的節日·姑蘇運河文化節——第三屆‘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節”活動在石湖漁家村舉行。現場,姑蘇運河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姑蘇運河文化發佈媒體共用平台啟動。據悉,蘇州、揚州、鎮江、常州、無錫等五市的媒體將通過該平臺共聯共用,有效推動資源整合,促進交流對話,講好運河蘇州故事。當天,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專家理論研討會舉行,相關專家與姑蘇區相關部門、街道代表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

大運河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是中華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脈,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石湖作為大運河的水源之一,起到了溝通大運河水系的作用。大運河蘇州段遺産的重要節點遍佈姑蘇。姑蘇運河文化的歷史積澱和現實優勢得天獨厚、無可比擬。為此,姑蘇區委宣傳部聯合蘇報智庫、蘇州市職業大學吳文化研究院共同成立姑蘇運河文化研究中心,進一步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做好大運河姑蘇段的文化、經濟、旅遊及産業的發展研究。蘇州科技大學教授居易、陳來生,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教授沈健,蘇州市職業大學教授蔡斌、陳璇等五位專家學者被聘為姑蘇運河文化研究中心智庫專家。

“利用運河文化資源,推進文創産業高品質發展。”在昨天的專家理論研討會上,沈健教授認為,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呈現出大運河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景觀。姑蘇區地處蘇州核心區域,應充分利用運河文化資源,從“突出規劃引領”“深挖文化內涵”“以科技為支撐”“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入手,大力推進文創産業高品質發展。

陳來生教授表示,姑蘇區要找準文旅融合發力點,打造集遺産保護、文化休閒、商貿旅遊、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體的精彩段落,助力蘇州“大運河最精彩一段”建設。他建議,可樹立河城一體的遺産城市形象,打造以盤門為標誌的獨特品牌;在建設上注重“原真性”,保留原住民,做好保護、傳承、展示;打造運河濱水風光帶等。

姑蘇區吳門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范劍軍表示,姑蘇運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後,將邀請各方專家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與挖掘、大運河文化産業發展、打造大運河旅遊目的地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希望在智庫專家的幫助下,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拓寬思路,挖掘深度和廣度,為大運河文化保護提供更為清晰的思路。”

當天,參加活動的五市媒體代表及相關專家還現場參觀了吳門橋街道轄區的藍·芳華文化創意園、吳門印象、橫塘驛站、漁家村等。

推薦閱讀
講好大運河“蘇州故事” 大運河蘇州段遺産的重要節點遍佈姑蘇。姑蘇運河文化的歷史積澱和現實優勢得天獨厚、無可比擬。”在昨天的專家理論研討會上,沈健教授認為,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呈現出大運河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景觀。
京杭運河江蘇段:水清岸綠煥發新生機 在淮安黃碼大橋下游左岸,1.5公里長的船舶錨地今年9月投用,建有自助岸電系統、智慧供水樁、污染物回收裝置,能滿足千噸級船舶停靠。今年6月,這艘船裝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蘇北航務管理處黨委書記周進介紹説,智慧調度系統建成後,閘室平均利用率由70%提高到80%以上,相當於在蘇北地區又建了一條新運河。
探訪中國大運河河北段“糯米大壩”沿用百年依然堅固 河北省東光縣文保所工作人員李天峰當時修補的時候,必須把砌塊挂住,拿著電鑽打眼兒,當時打眼的時候,拿著電鑽非常難打,(壩體)比現在的混凝土還要堅硬。在世界文化遺産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段,有一段200多米長的堤壩,與普通的壩體不同,它的壩體是用灰土加糯米漿夯築而成,歷經百年沿用至今,壩體依然非常堅固。據李天峰介紹,修築大壩的時候加入糯米,一是增強壩體的防腐性,二是借助糯米的粘度增加大壩的堅固程度。
景縣全面落實河長制 打造水美南運河 據了解,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也是景縣唯一一條省級河道。景縣以河道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為治理重點,紮實開展河道“清四亂”專項行動,尤其抓好南運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據景縣水利局負責人介紹,在“清四亂”專項行動中,景縣在南運河沿岸共清理灘地內蔬菜大棚150多畝、臨建違建及灘地內民房34處,共計4000多平方米,清理堤頂開墾種植兩處,清理沿河生活垃圾2000余立方米,河道沿岸及水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