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九“崇文門(上)”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崇文門
壬午遼西八六叟它山張仃書
咏崇文門 〔清〕查嗣瑮
九門徵課一門專,馬跡車塵互接連。
內使自收花擔稅,朝朝插鬢掠雙錢。
崇文門-作用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城門改建,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並加築甕城,改名崇文門,取《易經》"文明以建""其得剛健而文明"之意,與宣武門相對稱,左文右武。崇文門既是走酒車的門,又是收稅的地方。明清時將京師稅務衙門設於此地,徵收商稅,其稅收居全國之首,因此又叫“稅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崇文門
崇文門經歷元、明、清三朝古都,它位於今崇文門內大街南口處,東距正陽門約3公里。其城樓面闊5間,約39.1米寬,通進深24.3米;樓臺連臺高35.2米,重樓重檐,歇山式城樓,屋頂是灰色筒狀綠琉璃瓦檐邊。崇文門是京師九門之一,位於內城東南城墻處,取“文教宜尊”之意,元代稱文明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劉炳森先生為長卷題名留影
崇文門是南城三個門最東的一個。明朝改建北京城,將十一門改為九門;文明門的位置雖然未動,但改名為崇文門。清朝沿用此名,直到今天。明永樂十七年(西元1419年),南城墻南擴0.8公里,仍辟文明門,為舟車客商往來的樞紐之地,于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並加築甕城,其得剛健而文明,寓意崇尚文德之意,與宣武門相對稱,左文右武。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崇文門還有一個俗稱,叫”哈德門”,又叫“海岱門”,因元代哈達王府建在崇文門內。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説,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産權一説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于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説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另外古代的統治者在思想和形式上都追求和諧統一講究“風水”中間為“正陽”左首為“崇文”右首為“宣武”形成有名的“前三門”大街。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崇文門古跡 1-崇文鐵龜
崇文門以甕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造型古樸,直徑一米。據説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鐵龜來鎮水保平安,“崇文鐵龜”之名遍響京都。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民間傳説營建崇文門時,基址下有直通“大海”的“泉水”稱之“海眼”,會引起水患,只有用一支巨龜堵住“海眼”才能給城門奠基,保百姓平安。崇文門內的甕城東側修建鎮海寺,把巨龜放在在寺內。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建城者向巨龜許諾,只等城門打點,服役期滿,巨龜便可完成服役。城門建成後,其他各門都打“點”,但是崇文門卻敲鐘,日久天長巨龜最終化為鐵龜,永遠成為了崇文門的基礎。鐵龜的直徑有一米多,一半在土裏,一半外露,造型古樸獨特。崇文門又名為“海岱門”,與海眼、鎮海鐵龜之説呼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崇文門古跡 2-火神廟
花市大街因過去這裡買賣花而得名,地名叫“花市”。花市的歷史有200多年了。崇文門外的花市,街道是自明隆慶二年(1568年)建了火神廟後有的,真正形成花市則是清乾隆年間的事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崇文門外的花兒市逢四,即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在火神廟前擺攤成市,廟同市一起開放,香火繚繞中人群摩肩接踵,透著格外的熱鬧。清人《燕京歲時記》裏説:“所謂花市者,乃婦女插戴之紙花,非時花也。花有通草、綾絹、綽枝、摔頭之類,頗能混真。”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做假花和賣鮮花最大不同是,假花特別是紙花必須要染色,花市上除賣花,還有將顏色做成膏汁來賣的,你買回去可以自己製作假花。賣顏色的,就在廟前高挂“水作花紅”或“藍靛二藍”之類的招牌,有的小廟索性被人稱為“藍湯老爺廟”,成為了當時的一景。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崇文門典故-鬼門關
古時候崇文門走酒車。那時煮酒的燒鍋多在河北涿州和東邊的通州一帶,有南路燒酒和東路燒酒之稱。崇文門收稅,凡過往商人須從此處交稅,相傳此門晝夜不關,那時有句俗語“城門響點不等人,出城進城要緊跟”。如果你走慢了,城門準時關閉,無論進城還是出城都毫無辦法,除非官方有事命令開城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崇文門卻通宵達旦地開著,有差役守衛。清朝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是説,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來路光明正大。崇文門稅局收入甚多,為防止其他官吏忌妒,稅官們以“獻鮮”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黃花魚,十月送冬筍和銀魚,成為變相的分贓。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作為三孔橋,其中孔高達8.5米,寬6.7米,兩次孔僅高3.5米,相差懸殊。這種構造是專為漕運的需要設計的。通惠河運糧船多為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橋勢必阻礙漕船航行,將中孔建造得相當高聳,漕船即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之説。由於八里橋坡度極陡,機動車爬坡困難,橋兩側曾墊高處理。八里橋兩側橋頭,各有標注為2.3米的限高桿,以及限重10噸的標識牌。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崇文門篇鑒賞
在當時又規定城內不許開“燒鍋”,官家在崇文門內指定了十八家專賣店,俗稱“十八家酒店”。酒稅很重,一般釀酒小作坊,為維持生計,往往夜間胸前挂著裝滿酒的豬尿泡,偷偷爬過城墻,以避交高稅,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險的,他們用脊背貼著城墻,用雙腳和雙手緊緊蹬著和扒著每行城磚微凸出的地方,一點一點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繩子把身體系下去。封建統治者的嚴重剝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謀取生路,所以當時稱崇文稅局是“鬼門關”。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