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燒酒文化將再現運河畔

發佈時間: 2020-07-09 10:42:37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王海燕 王軍志 | 責任編輯:

張家灣公園三期俯瞰效果圖。

北京城市副中心環城遊憩環上規模最大的公園——張家灣公園三期工程,近日獲得北京市通州區發改委批復,預計在本月底進場施工。公園三期緊鄰燒酒巷村,將通過景觀設計再現歷史上的運河燒酒文化。

張家灣公園三期佔地面積945.56畝,由“人文森林”“候鳥森林”“濕地森林”三大森林系統組成,重點突出“蘆喧織錦秋、春彩燒酒巷”的植物景觀特色。公園以濕地森林為區域核心,通過廣植蘆葦,形成有規模、有體量的蘆葦水草濕地景觀。同時種植銀杏、元寶楓、欒樹、黃櫨等20多種彩葉植物,形成濕地景觀的秋色背景。

公園在建造過程中將結合該區域燒酒文化特色,圍繞燒酒巷村周邊的運河文化,大面積種植桃花、杏花、玉蘭、海棠等春花植物,形成有春花特色的人文森林。

“張家灣鎮是京杭大運河北端的重要節點,現在的燒酒巷村正是當年運河畔酒鋪雲集之地。”通州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三期工程建設參考了張家灣鎮的歷史資料,將通過佈置休憩長廊、涼亭、標牌小品等,再現運河燒酒的歷史文化。三期建成後將與周邊已建成的一期和二期公園連通、互補,進一步滿足周邊30多萬居民的綠色休閒需求。

張家灣公園總佔地面積1萬畝,整體設計以“村·水·林·園”為理念,分三期建設。完全落成後將成為副中心核心區東南方向的生態門戶景觀;與大運河森林公園和綠心連接在一起,形成將自然引入城市的生態核心,同時還將成為聯繫北運河與涼水河之間的重要藍綠空間。

推薦閱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西便門(下)”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古運回望圖》及其姊妹篇,反映清代康乾盛世老北京風貌的182米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等文化工程。​
運河文化與官式建築的互動——以山東運河為例 明清時期,山東運河流經區域並沒有名山大川,但書院建築的選址也體現了儒家天人合一、比德自然的環境觀。書院建築大量集中出現于山東運河暢通之時,使該區域成為傳播思想、培養人才的重要之地。會館建築大運河南北貫通,極大地促進了山東運河區域的經濟繁榮和商業發展,使這一區域成為四方客旅、各路商幫競相逐利的地方,商人們或挾鉅資奔走南北,或行舟載貨走集各地。
海河水利委員會組織開展2020年北運河防洪調度演練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防汛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鍛鍊隊伍,提高防洪調度水準,切實做好迎戰超標洪水各項準備,6月30日,海委組織開展2020年北運河防洪調度演練。
杭州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開工 計劃2023年建成 圖為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效果圖杭州市運河集團供圖杭州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開工計劃2023年建成中新網杭州6月29日電(江楊燁)6月29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重要節點——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開工儀式在浙江杭州舉行,GS1303-14號地塊中央廣場區域土壤治理暨地下室開挖正式開工。2019年1月,杭州提出要高標準推進大城北區塊建設和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展示中國城市有機更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展示中華文明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窗口。圖為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平面圖杭州市運河集團供圖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位於杭州半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側,總佔地面積約56萬方,計劃2023年整體建成開放。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