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翱委員:讓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放眼未來,我們要更好守護文脈薪火,在研究提煉上下功夫,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加強考古成果研究轉化,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文化與自然遺産日”的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事實證明,全面小康的實現離不開文物事業助力參與。為此,文物保護利用賦能添彩經濟社會發展正當其勢、大有可為。
全面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進步,而文物事業恰恰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聯合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及2018年先後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中,幾乎都把文物事業作為小康社會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十八大以來,他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80次,出席或見證文物領域重大活動20多次,從根本上促進了文物事業助力小康社會建設。
文物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具有見證歷史、傳承文脈、涵育人性、提升自信、凝聚民心、加強共識、文明互鑒等作用,也是建設特色城鎮和鄉村、發展旅遊事業和文化創意産業及服務業的寶貴資源,是保障人民公共文化權益的基礎性事業。早在2005年,我們在承擔《文化遺産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調研課題時就發現,旅遊業發展離不開文物資源的支撐,政府每投入1元人民幣給文物事業,就能獲得6.5元的經濟收益和巨大的社會收益。2019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達到6.63萬億元,其中文物所發揮的核心資源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在網際網路時代,文物的惟一性特徵與網際網路結合後也産生了難以想像的社會效益。許多重大文物考古發現一旦公佈就會形成轟動式的“網紅”效應,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定,網路總閱讀量達到1.66億,線上直播觀看人數有2278萬人次;2019年,全國博物館系統舉辦了2.6萬個不同文物主題的展覽,參觀人數達到11.3億。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國家文物局主導下,全國文博界為滿足人民居家防疫抗疫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紛紛推出線上展覽,3個多月的時間裏參觀人數就超過50億人次。
近年來,原先冷門的文化遺産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熱門選擇。許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青少年研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幹部培訓基地、文化IP和旅遊熱點,博物館裏過大年、慶節日成為新年俗新時尚;《如果國寶會説話》《上新了·故宮》等節目受到觀眾熱捧。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三大文化公園建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行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的國際文物考古合作,中國文物走出去,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立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等,從國家頂層設計到各地建設實踐,文物都在其中唱起了主角。它們不僅是中華民族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依託,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載體,更是成就美好生活的強大引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文化和自然遺産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文物增強文化自信、文物點亮人文城市、文物提振鄉村振興、文物助力脫貧攻堅……可以説,文物賦彩小康社會不是一種理想,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放眼未來,我們要更好守護文脈薪火,在研究提煉上下功夫,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加強考古成果研究轉化,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文物賦彩小康社會,正是大有可為之時。(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