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海河水利委員會組織開展2020年北運河防洪調度演練

發佈時間: 2020-07-07 09:42:31 | 來源: 水利部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防汛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鍛鍊隊伍,提高防洪調度水準,切實做好迎戰超標洪水各項準備,6月30日,海委組織開展2020年北運河防洪調度演練。 

此次演練在海委設立總指揮中心,北京、天津、河北分別設立分指揮中心。海河防總常務副總指揮、海委主任王文生在海委指揮中心通過視頻觀摩演練,海河防總秘書長、海委副主任翟學軍指揮調度,總工梁鳳剛參加演練。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楊進懷、天津市水務局二級巡視員梁寶雙、河北省水利廳總工蘇建平在各分中心參加演練。 

此次演練以檢驗水工程防洪調度和技術支撐能力為目標,模擬北運河發生超50年一遇洪水過程,主要演練了天氣形勢預測分析、洪水預報、水利工程調度、蓄滯洪區運用等方面工作,有效檢驗了《北三河洪水調度方案》和《北三河超標洪水防禦預案》的可操作性,強化了工程調度、技術支撐、協同作戰及應急處置能力,為流域各地防汛備汛工作提供了借鑒與參考。 

王文生強調,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防汛工作會議、水利部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視頻會議精神和鄂竟平部長重要講話要求,突出問題導向,強化風險意識,通過演練深入搜尋問題,研究改進措施,對水害災害防禦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不斷提高海河流域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水準,確保海河流域安全度汛。 

翟學軍要求,各參演單位要認真總結經驗,細化實化措施,切實提高防汛實戰水準,有力保障流域超標洪水不打亂仗,標準內洪水不出意外,水庫安全運作不失事,山洪災害不出現群死群傷。 

海委辦公室、防禦處、水文局、通訊中心、資訊中心及相關河系組人員,北京、天津、河北水利(水務)廳(局)負責人及防禦、水文、通訊、資訊等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演練。 

推薦閱讀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聊城篇 為方便南糧北運,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政府開鑿東平安山至臨清的運河河道,上接濟州河、下通衛河,並以“開魏博之渠,通江淮之運,古所未有,詔賜名會通河”(《元史·世祖紀》),這便是大運河聊城段的由來。
杭州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開工 計劃2023年建成 圖為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效果圖杭州市運河集團供圖杭州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開工計劃2023年建成中新網杭州6月29日電(江楊燁)6月29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重要節點——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開工儀式在浙江杭州舉行,GS1303-14號地塊中央廣場區域土壤治理暨地下室開挖正式開工。2019年1月,杭州提出要高標準推進大城北區塊建設和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展示中國城市有機更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展示中華文明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窗口。圖為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平面圖杭州市運河集團供圖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位於杭州半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側,總佔地面積約56萬方,計劃2023年整體建成開放。
淮陰船閘綠化整治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淮陰船閘閘區綠化和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完工,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移步易景”的新面貌成為404公里蘇北運河上一張閃亮名片。淮陰船閘綠化整治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京杭運河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人工運河,也是聯合國2014年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産,當今依然發揮著重要運輸作用。航運是運河的核心功能,也是運河文化的邏輯起點。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古運回望圖》及其姊妹篇,反映清代康乾盛世老北京風貌的182米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等文化工程。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