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發佈時間: 2020-07-02 09:19:4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古運回望圖》及其姊妹篇,反映清代康乾盛世老北京風貌的182米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等文化工程。

西便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西便門題詩鑒賞

咏西便門 〔清〕李慈銘

西便門西池水村,村中往往多泉源。

裕陵親敕疏湖道,上承玉河環郭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便門篇鑒賞

“西便門”,是為方便居民出入京城而修,因修築外城墻時財力不足而草建,故稱“便門”。西便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後又進行過補修,加固東側內、外城連接處的城墻垛口,疏浚城門外的護城河道,同時在城門以東修築一座三孔水門,使玉泉山水在附近順利分流注入通惠河,在外城城墻與西南城墻角樓遙相呼應的城門就是西便門了。清代又在甕城上修築小型箭樓一座。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研討會圖片

玲瓏塔

玲瓏塔原名“永安萬壽塔”,因為原屬慈壽寺內建築,又稱“慈壽寺塔”。玲瓏塔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實心磚塔(在一個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層密檐,稱為“密檐塔”),高近六十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秀美端莊,古色古香。塔基分上下兩層,下層為邊角鑲石的三層平臺,上層是雙層須彌座,雕有精美的蓮花座臺。須彌座上部雕刻有笙、簫、琴、瑟等古代樂器,有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明朝萬曆皇帝的生母是慈聖太后,姓李,因出身卑微僅是一名宮女,得隆慶皇帝寵幸後生下萬曆帝,母以子貴,被加封為貴妃。李太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聲稱自己是九蓮菩薩轉生,並在她主政期間在全國各地、京城內外大興土木,廣建佛寺,慈壽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便門篇鑒賞

慈壽寺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間太監谷大用的墓地,為李太后授意萬曆而建。原慈壽寺內有天王殿、鼓樓、鐘樓、永安萬壽塔、延壽寶殿、寧安閣等一系列建築,形制整齊,規模宏大。其中寧安閣匾額為李太后手書,後殿內供奉九蓮菩薩像。清光緒年間的一場大火,將寺內建築全部燒燬,只留下現今的一座磚塔,這就是現在位於京西八里莊玲瓏公園內的玲瓏寶塔。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玉淵潭

玉淵潭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遼代。那時玉淵潭是一個天然的湖泊。史書記載:“有泉從地水涌出,匯為泉,其水至冬不竭。”因該地涌泉為潭。當時西山一帶山水匯流成河由西北而來,集於此潭,最後注入遼南京(今北京西南)護城河。金滅遼後,玉淵潭成為金中都城西北有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元時,在潭畔建玉淵亭而正式得名為“玉淵潭”。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明一統志》載:“玉淵潭在府西,元時郡人丁氏故池,柳堤環抱,景氣蕭爽,沙禽水鳥多翔集其間,為遊賞佳麗之所。”由於這裡離京城較近,一些宮裏的太監便在此建宅居住。以後幾經戰亂,亭臺塌毀,幾成廢墟,明亡時玉淵潭已是湖泊淤塞,雜草叢生,一片荒涼。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便門篇鑒賞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動工對玉淵潭進行整治,將久已淤塞的臺前池塘清淤,深挖擴大,把原先泉水自涌自溢的淺水池變成了一座水面廣闊的大湖泊。徹底疏浚了玉淵潭河系,使玉淵潭成為京城西部蓄水調洪的重要湖泊,並在湖的東岸下口建閘,控制調節蓄泄湖水,引河水由三里河達阜成門之護城河。

長卷內容摘要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一“西便門(上)”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推薦閱讀
超過警戒水位 京杭運河棗莊臺兒莊段今年首次開閘泄洪 最近幾天,山東西南部地區連續降雨,導致京杭大運河棗莊臺兒莊段水位超過25.9米警戒水位線,達到26.37米,為此棗莊市港航部門迅速啟動三級預警響應,京杭運河臺兒莊段迎來汛期首次開閘泄洪。從12日下午6時開始,棗莊臺兒莊節制閘提閘三孔一米,下泄流量達到150立方米/秒,經過6個小時的泄洪,13日淩晨,伴隨著水位的下降,三級預警解除。針對這次降雨,當地港行部門發佈了水上交通管制通告,並加強了對內河航道的巡查和防汛安全監控預警,及時發佈預警資訊。
天津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要以保護文物、保護河道、保護生態為核心,保護傳承利用並舉,藍天碧水綠色相間,擦亮“千年運河·魅力天津”金字招牌。要嚴格落實“大運河天津段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細則”,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岸線起始線、文化遺産線,落實濱河生態空間非建成區“正面清單”和核心監控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傳統歷史風貌和文化遺産。要加快啟動符合管控細則的建設項目,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多作貢獻。
京杭運河特大橋首節段拱座吊裝完成 項目自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96.73億元,佔投資概算263.86億元的36.7%。2020年完成投資40.31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75億元的53.7%,目前非保通幅以及房建等附屬工程均已大範圍展開施工。今年5月份完成第一次施工轉序後,京臺高速改擴建項目泰安至棗莊段充分利用現有半幅雙向通車、半幅封閉施工的有利條件,持續加大人員、設備投入,累計投入管理及施工人員1.2萬餘人,設備3000余臺套。
河網水外排速度放緩 大運河水位半天上漲30釐米 當天上午無錫的降雨量儘管不大,但由於洪水出路受限,大運河無錫水位半天內仍上漲了約30釐米。截至昨天下午4點45分,大運河無錫水位升至4.46米,比中午11點30分上漲了20釐米。長江、太湖的“雙高”水位,使得無錫區域洪水出路受限,大運河無錫水位半天就上漲了30釐米。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