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業生産,土地是最寶貴的資源;發展特色高效産業,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是必由之路。面對農村實際,宿松縣千嶺鄉積極探索符合鄉情的産業發展路徑。
“到我們村的客商一批又一批,有種植高粱的、有種植南瓜的,以往無人問津的土地如今成了‘香餑餑’。”該鄉汪嶺村黨總支書記王后雷説。發生這樣的變化得益於推行的土地流轉,該村將各家各戶的耕地流轉到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小田變大田”工程,客商直接與村對接。流轉後,土地總面積增加7%,畝均成本下降10%,對外發包價格增加20%,産業發展這篇文章也就“做活了”。
為避免“一時熱”,該鄉選擇適合的種植品種,確保産業發展方向選準、選好。近期,安徽藍魅公司負責人汪承華奔走在耕地整理現場,謀劃産業發展佈局。“將分散田塊置換合併,大多實現了路相通、渠相連,種植成本隨之下降。”汪承華説。“現在,我們以土地為‘媒’,做好産業興旺‘大文章’,呈現村村有特色産業的局面。”鄉黨委書記楊燕臻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