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賓陽縣積極開展“千企扶千村”活動,已收穫一組令人欣喜的數據:
賓陽縣共落實16個鎮商會及4家民營企業結對扶助16個貧困村。截至目前,扶助企業(商會)派出人員深入結對扶助的貧困村調研30多次,人員達90多人次,走訪貧困戶達200多戶(次),召開座談會20次,落實扶助項目20個,投入扶助資金1000多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資助50多名貧困學生上學,慰問貧困戶45戶,150名商會會員與100戶貧困戶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16個鎮商會黨支部與貧困村黨組織結成對子。
在這些數據的背後,是16個貧困村正一點一滴發生著變化——一股新的活力正在注入貧困村——在新安村,和吉鎮商會通過引進賓陽縣高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該村發展葡萄種植900畝,並力爭5年內發展種植優質葡萄1000畝,培育種植品種10個以上,打造成為區內集葡萄種植、種苗培育、葡萄深加工及葡萄觀光農業于一體的規模化標準現代農業企業;在新興村,南寧市桂合絲業有限公司通過免費提供桑蠶種苗、送技術到府、簽蠶繭收購合同等方式,帶動該村200多戶貧困戶發展種桑養蠶;在南山村,賓陽縣中和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立足該村的自然資源優勢,開發佛子山旅遊項目,讓貧困村群眾發展“農家樂”。商會企業,攪活了貧困村的“一池春水”。
一條就業新路鋪在村民腳下——扶助企業、商會會員企業在招工時均優先面向貧困地區招收職工,解決部分貧困村群眾的就業問題。據統計,自活動開展以來,目前在各扶助企業及商會會員企業中就業的貧困村群眾有1800多人,其中南寧市桂合絲業有限公司、王靈鎮商會會員企業賓陽縣嘉利絲業有限公司、黎塘鎮商會會企業廣西斌偉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解決了近800名貧困村群眾的就業問題。
一個變化正在悄然發生——改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也是扶助企業、商會的重要工作內容。在新塘村委大莊村,中華鎮商會發動會員及會員企業先後投資幾百萬元建成村公共服務中心、燈光球場、舞臺、老年人活動中心、繞村路等,切實改善了村容村貌。在扶助工作中,僅商會會員磨方言個人就出資約300萬元。
一股溫暖正在流淌——扶助企業、商會通過慰問、助推産業等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改善生活,送去溫暖。2015年春節期間,8個鎮的商會組織會員深入扶助村對困難群眾及留守兒童進行慰問,送去慰問金及慰問品。
一種自我發展能力正在提升——扶助企業、商會通過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手段,促進貧困村群眾轉變觀念,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各扶助企業、商會結合實際,組織扶助村群眾外出學習考察20多批次,組織開展各類培訓班6期,培訓了200多名專業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