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兩岸綠樹連片,展現了南寧生態宜居的城市自然風貌 記者賴有光 攝
青山環城、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繁花簇城,這是人們對美好城市生活的願景。“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仍綻放”,“城在林中、綠在城中、花在眼中、家在園中”是人們對南寧市最深的印象。在綠城南寧,這些已經觸手可及。
8年“追綠” 從不停歇
早在8年前,南寧就把“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列為目標,並納入議事日程。時間追溯到2006年,住建部正式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給南寧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方向。2008年11月,南寧市委、市政府出臺《南寧市關於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作為今後發展的重要目標。
2012年7月,下發了《南寧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和《關於成立南寧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總指揮部的通知》。2015年3月,制定《南寧市2015年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組織領導、工作安排、目標任務、職責要求等,為創城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14年底,實施園林綠化項目141個,投資約25.68億元,完成市政主幹道、景觀節點、立交橋和人行天橋等園林景觀改造提升,新建綠道68.5公里,建成區綠地率比2012年增加1.17個百分點,實現城市道路綠化整體水準提檔升級。
2015年是“中國綠城”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南寧市已安排園林綠化項目66項,總投資42.6億元,重點打造生態式五象新區和火車東站片區,推進精品線路綠化工程、“花樣庭院”建設、立體綠化陽臺美化等“九項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美化彩化水準,同時率先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和申辦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進一步提升綠化、美化、彩化水準。
通過多年努力,南寧市生態宜居環境明顯改善,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要求。在共築生態園林美好家園進程中,南寧融綠入園入城,以科學的綠化體系佈局,推動生態人居環境、城市功能提升,使之成為有特色、有品質、有生命的詩意棲居之地。
生態發展提升品位
南寧結合“中國水城”規劃,圍繞“一江、兩庫、兩渠,六環、十八河、一百湖”水系結構,重點打造 18 個內河湖泊,把水系兩岸綠化作為園林綠化發展的重要載體,營造水岸特色景觀。重點開展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推進實施了南湖—竹排江、可利江、心圩江、良慶河、楞塘衝等河流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打造出了一批秀美的濱水景觀區、內涵豐富的文化長廊和人水和諧的生態休憩區。
打造新區精品工程。科學統籌五象新區園林綠地建設,重點打造“綠肺”——五象嶺森林公園、示範性公園——五象湖公園。改造提升新區主幹道綠化景觀,突出“綠樹成蔭”、“果樹上街”、“花開四季”、“綠中飄香”等園林特色。
同時開展擴蔭增綠工程。加大常綠闊葉喬木種植數量,積極倡導“立體綠化、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生態廣場”、“綠島綠心”和“城市綠道”等新理念,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
實施增花添彩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景觀品位,推進實施“拆墻透綠”及“增花彩化”工程,增加城市精品線路、重要節點日常花卉下地種植數量,營造濃郁熱烈的“綠城花海迎賓朋”盛景。
在全市公園、風景區中推行“文化建園”、“一園一品”及市政主幹道“一路一景”建設模式,精心雕琢城市個性。加大園林鄉土樹種、特色樹種、精品花卉以及開花、彩葉、彩果、香化植物的研發、培育和應用,做大做強苗木産業。2013年,全市花卉苗木産值44億元,苗木自給率已經過半。
迴圈發展開拓新路
南寧市依託青山綠水,做足山水文章。城外,依託盆地地形,以城市周邊水庫、林區為基礎,形成得天獨厚的青山綠水環城生態圈。城內,蜿蜒的邕江穿城而過,鬱鬱蔥蔥的邕江兩岸風光帶與城市街道、公園綠地生態相融合。構築了“青山為屏、邕江為帶、山水相銜、綠羽成脈”的綠地系統格局,展現了南寧生態宜居的城市自然風貌。
自實施“藍天、碧水、寧靜、整潔”四大工程以來,南寧市環境空氣品質逐年提升,城市大氣品質常年保持優良等級,在全國省會城市名列前茅。通過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環保”出行方式、大力實施綠道建設、發展城市快速公共交通事業和公共租賃自行車出行等措施,保護自然、師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已成為廣大市民的共識,南寧宜居宜業環境日益彰顯。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南寧市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全面加快推進工業節能技改、可再生能源建築示範及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建設,堅決淘汰落後産能,促使迴圈經濟發展取得新進展。
2014年,提前完成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十二五”減排任務和自治區下達的淘汰57個落後産能項目任務,完成南寧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建築、能耗監控和數據中心建設,成功申報“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記者 淩劍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