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從72分增至90分 高考生物告別“配角”
高三學生正在備考。 記者 鄒財麟攝
點評人
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曾哲
南寧三中 生物備課組組長陳延燕
考綱變化:
從2015年開始,高考生物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分值,從之前的72分,上升到90分,在理綜三科物理、化學、生物中,分值佔比加大。過去,在理綜300分滿分中,生物只有72分,分值最少,而且分量輕,一直充當“配角”。而今年高考的變化,意味著生物學科的地位有所上升,考生會更加重視。
曾哲説,2015年新課標卷的考試範圍、試卷結構發生了變化,試題出現了必考題和選考題兩種,其中的選考題是過去沒有的。其中必考題為6道單項選擇題共36分(每題6分)、4道非選擇題共39分,必考題分值合計75;選考題為2道非選擇題,要求學生只選擇其中一道答題(即二選一),選考題分值為15分,全卷合計90分。
曾哲説,2015年新課標高考考綱與2014年的大綱版考綱的內容既有相同部分,又存在著差異。在考試的能力要求方面,相同之處是都有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資訊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四種能力的要求。但是對四種能力的要求在大綱版原有的基礎上,依據新課標的要求進行了增加或改變。
陳延燕認為,理解能力的考察有所變化,除了要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繫,還有要“形成知識的網路結構”的能力要求,“知識網”之前沒有明確地寫在考綱裏。此外,要求考生能用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知識,過去只要求用文字、圖表方式來描述,而新課標卷增加了“以數學方式等”的能力要求,需要用數學的公式、模型來描述生物問題。二模中的31題,就是這些能力考察的體現。
在獲取資訊的能力方面,增加了關注“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能力要求。陳延燕説,以遺傳物質的發現知識點為例,這一點其實是要求學生了解幾個經典實驗是怎麼做的,分別證明了什麼,而不是像歷史那樣考時間地點等要素。
二模點評:
陳延燕説,這次二模考試的試題不難,考題很正統,很少那種考“腦筋急轉彎”,在審題中埋地雷的題。從這一點看,與新高考的目標很像,不是考學生“考試技巧”,而是重在知識點的延伸,有些題目是直接考指知識點,而有些是將知識點變換了一個形式來呈現。還有,本次考試的選擇題,很有區分度,以她教的3個班為例,成績較好的實驗班,選擇題滿分有33人,超過一半,而普通班得滿分的為四分之一。
從學生的答題表現來看,二模考試暴露出學生的一些問題。首先是,學生對課本不是很熟悉,一些試題是課本中原原本本的知識點,只需要仔細看課本就能答出來的,不少學生卻丟了分。比如,考題中有一題為:(3)中的小部分物質能被吸收進入????,正確答案是“淋巴”,卻有半數左右的學生答不出來。類似這樣的題,二模卷90分裏有7分,比例可不小。
第二個問題是,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有些僵化,不能做到活學活用。例如二模中的第31題:“研究人員對某湖泊生態系統研究後,繪製了生態系統的鰱魚種群變化曲線圖”,根據圖表回答問題。此題其實是對課本生態系統、生物數量變化知識點的延伸。成績位於中下游的考生,本題很少能拿高分。
備考建議:
陳延燕認為,高考還有約2個月,之前對課本知識已經“過了一遍”,總的來説,後面的復習如果只是大量做題,陷入題海,高考時學生很難拿分,還是要回歸課本。基礎不同的考生,復習模式也應有所區別,建議按“橄欖”模型所處位置的不同來選擇復習模式:
橄欖一頭,成績好的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了,可以適度做題,然後看過去的錯題,看錯題中暴露了課本中掌握的哪些弱項,查漏補缺。
橄欖另一端,成績處於下游的同學,尤其是二模考試只拿了30分左右的考生,復習得抓重點,先掌握最近3年來,每年都要考、大題概率高的知識板塊。比如生命活動調節、遺傳、生態,其中,遺傳較難,生態模組相對容易,可以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來攻破。
橄欖中部,處於中間層的考生,往往有一個毛病,即做題量不夠,需要做一定數量的題,然後對題進行歸納總結,這些題考了什麼,課本中相關的知識點是什麼,然後回歸課本。這部分同學還有一個共性,即很少主動找老師問問題。這段時間,可加強與老師的親密接觸,拿考過的卷子主動問老師。讓老師幫分析,自己答題暴露出什麼問題,對哪類知識點不熟,對應課本中的內容是什麼,然後按圖索驥,重點加強哪些內容。
曾哲還建議,復習、做題、考試時,考生要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許多學生在應對生物高考的非選擇題時,往往由於詞不達意而失分。生物學科高考要求能應用生物學專業術語或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來答題,所以學生平時做非選擇題時,要學會引用課本中解決類似問題所用的生物學專業術語、基本觀點來回答問題,不要用口語化的文字或錯別字答題。在高考中,對於專業術語的填空出現別字是不得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