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味道讓你“爽得……”
一度,每隔一段時間,南寧人便集體跟風似的全部跑去吃一樣東西。涮羊肉興起,不僅去飯店要等座,超市裏的速凍盒裝也脫銷;麻辣小龍蝦興起,哪家餐館門前要是不擺上幾筐張牙舞爪的小龍蝦,簡直要懷疑老闆是不是不想做生意了。近幾年,這股跟風的現象少了許多。概因南寧的胸懷越來越開闊,跟隨時代的腳步越來越快,南寧人的眼睛也就看得越來越遠,見的世面也就越來越大了。
在吃的風潮面前,南寧人絕對什麼都敢吃。醜如癩蛤蟆、蛤蚧,弄成美味的湯;牛胃羊胃裏未消化的草料,熬出牛憋湯羊憋湯,據説能治百病;豬血、羊血撒鹽凝塊,涼抹小菜;包餃子用的韭菜,居然也能烤著吃……吃比較奇怪的食物,必須得有識有膽。有識沒有膽,不行,不敢吃;有膽沒有識,也不行,怕真吃壞吃中毒了。如今,南寧市的發展突飛猛進,城市面貌有了大都市的樣子,應該是南寧人把這種膽識用對了地方,就像好鋼用在了刀刃上。
東西南北中,酸甜苦辣鹹。似乎是緣于水的調和,這麼多的滋味在南寧匯合,既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也沒有哪一種顯得格外突出。彼此和平相處,你中有我,我中有我,進而體現出“能幫就幫”的友好協作。
比如説,一根油條,既可以搭配豆漿,也可以搭配米粉。再比如説,吃得太酸太辣了,南寧人會去喝涼茶,點名要最苦的王老吉。這種黑色的藥水和百年騎樓一樣古老,喝下它,任憑多麼熱氣的東西,煎炸煮燙,通通化解。
能吃香喝辣,也能嚼酸咽苦。五味進入南寧人的筋血氣脈,造就了南寧人的脾性。性格不偏激,為人為事友善包容,處世簡約率真,卻也守住本分不越矩。講起什麼事來,行就是“得……”,不行就是“不得……”,實在不行,他也不跟你急,頂多再加一個字: “不得滴……”。那個“滴”的餘音,當真可以在樑上繞三繞。
就像南寧市樹扁桃,最早發芽于乾旱少雨的中亞細亞,如今在邕江兩岸的土壤開花結果,和世世代代生長在邕江岸邊的榕樹、沉香、油茶、蜆木,分享亞熱帶的陽光和雨露;在五味雜陳的南寧味道中,漢族北方移民與世居本土的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融洽相處,和諧共生,彼此在一些飲食習慣上,早已重疊。早上一碗米粉打底,晚上一碟田螺宵夜;三伏清補涼解暑,三九老火湯養生。到了週末,帶著家人喚上老友,嘆嘆早茶傾傾偈(喝喝早茶聊聊天),打打邊爐吹吹水(打打火鍋吹吹牛)。各回各家後,北方人總結起這一天,也會來句像模像樣的“南普”:“爽得……”
很多遊客到了南寧,都會慕名前去中山路夜市。燈光閃亮的大排檔熱情地招呼人,雖然有點亂有點嘈,卻是人間萬象的活潑氣息。中山路代表整座城市,毫不吝惜地贈你一個“友仔”、“友女”,不由分説地,牽你進入活色鮮香、充沛豐腴的南寧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