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青團承德縣委被列為全國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以來,團承德縣委找準切入點,以“3+N”為圓心,以“共青團+”為半徑,以服務大局“一盤棋”為尺規,繪就基層組織改革“同心圓”,推動共青團改革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一、以“3+N”為圓心,激發團幹部向心力

(一)機關團幹“走出去”

充分發揮5+2+2+N(即5名專職團幹+2名兼職副書記+2名青年工作力量+N名社會力量)的作用,以“機關幹部+基層聯繫點”為切入點,以團幹部聯絡站為樞紐,由5名團縣委機關幹部和11名團縣委委員牽頭組建4支聯絡隊伍,對全縣鄉鎮(街道)、機關單位、“兩新”組織和學校團組織開展分片包聯。通過機關團幹深入基層一線,徹底打通服務青年最後一公里,目前已聯繫服務青年1000余人次。

(二)基層青年“請進來”

以青年工作委員會為工作補充,在全縣普遍建立青年工作委員會,共新增青工委工作人員188人;落實鄉鎮(街道)團委1正2副班子建設,由黨政班子中的年輕黨團員兼任團委書記,除設立專職副書記外,為每個鄉鎮增加兼職法治副書記1人,增強基層團委法治工作能力;推選413名村(社區)班子成員中年輕的黨團員兼任團組織負責人;全面落實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兼任團建指導員、駐村第一書記兼任村團建指導員制度,團的工作觸手更為豐富。

(三)優秀團幹“用起來”

以《承德縣加強團組織幹部隊伍管理實施辦法(試行)》為引領,落實在團幹部選派配備、日常管理、綜合考核、教育培養、紀律要求五大方面24條具體細則,通過“任期承諾-工作實踐-履職評價”的閉環管理措施,強化對專職團幹部管理。建立了1036名團幹部資訊管理數據庫,協助縣委組織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2021年完成了對24名基層團幹部的協助考察工作,14名具有共青團工作經歷的優秀幹部被提拔到重要崗位。

(四)社會人才“蓄力中”

多渠道、多方位儲備青年力量,提供青年讀書班、團縣委機關開放日、暖冬行動.志願服務等活動,直接聯繫青年1000余人次,持續為基層團建賦予“+N”能量。通過“返家鄉”社會實踐、團員青年到村(社區)報到、基層幹部到團縣委學習鍛鍊等方式,為基層儲備工作力量,提高基層團幹專業化能力。社會領域團的經常性工作力量由改革前的1050人,增加至1646人,增幅57%。

二、以“共青團+”為半徑,擴大團組織覆蓋面

(一)堅持“共青團+黨建”

將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納入縣域黨建工作部署和年終考核,黨建帶團建首次納入黨建考核,佔比6%;在《承德縣巡察縣屬單位和鄉鎮(街道)“三個聚焦”監督重點清單》中單列團建工作內容,年內完成了對4個鄉鎮(街道)的專項巡察工作。持續推進《承德縣團員青年“推優入黨”實施辦法》落地落實,2021年已有108名優秀團員通過團組織推優進入黨組織中。

(二)堅持“共青團+社會資源”

以青志協註冊為契機,全面凝聚“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等青年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00余次;依託青年(大學生)創業園,成功培育企業獲本年度全省“創青春”大賽一等獎,建立青年創業就業實訓基地,組織開展創業沙龍、培訓等活動10場次;依託黨群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在鄉鎮、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場所成立4家社會領域少工委,全力構建黨建引領、團建助力、隊建融入、青年活躍的青少年參與體系。

(三)堅持“共青團+重點領域”

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深挖“兩新”組織潛能,以原有非公團建規範化樣板為引領,新建“兩新”領域團組織23個,覆蓋團員青年350人。依託行業領域和新興業態特點,成立了青年創業、金融、園區等團工委5家。不斷拓展實體“青年之家”,在原有青年之家基礎上,新成立社區青年之家和創新創業園青年之家兩處,全年共開展活動127次,覆蓋總人數1860人。

三、以“一盤棋”為尺規,找準改革工作落腳點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成效明顯

以團屬4家社會組織為依託,努力構建以團組織為核心、團員青年為主力、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服務格局,圓滿地完成旅發大會、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工作,尤其在助力疫情防控戰鬥中,共有2600余名志願者投入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年內“志願匯”平臺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222場次,簽到3萬餘人次,服務時長17.7萬小時。

(二)“聯繫青年,服務青年”有力有效

建立“青年創業團工委+青年創業聯盟+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的鏈條式服務體系,通過“我為家鄉農産代言”、“青年短視頻孵化培訓班”、“創業沙龍”等媒介,成功凝聚、服務創就業青年2000余人次。積極落實政策,2022年將投資30萬元為全縣5個鄉鎮81個行政村購買青少年社會事務工作者,基層服務青少年工作水準得到有效加強。

(三)“基層治理,服務群眾”初見成果

在社會綜合治理方面,依託“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承德縣檢察院建立的青年中心和青年志願服務組織“木蘭有約”宣講團,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機關、進學校、進村(社區)等活動,組織志願者開展心理疏導、社會管護等工作,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業化水準明顯提升;依託村(社區)青年中心“樣板”化帶動,組織團員青年到村(社區)報到,開展政策宣講、課業輔導、親子陪伴等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已有2500余名團員青年在精準服務村(社區)建設、服務村(社區)群眾方面貢獻青春力量,多維一體助力基層治理的效果初顯。(文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