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天津建成首條多功能電纜智慧隧道並投入使用。這條隧道應用了我國目前最先進的“頂管盾構複合技術”,共敷設4回220千伏、2回110千伏電纜,滿足天津北部地區負荷快速增長需求,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天津建成首條多功能電纜智慧隧道(央廣網發企業供圖)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建設的這條隧道由北辰區延吉道變電站至天津北辰雙街工業園區,分別穿越南曹鐵路、外環線、永定新河、新引河。隧道全長約1.8公里,共設置3個沉井。據悉,該工程為華北地區首條採用“頂盾複合技術”,也是華北地區單線頂管頂進距離最長的工程。

國網天津電力結合地區總體規劃,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成功經驗,研究確定採用大規模電纜隧道形式實施該工程。相較于電纜溝槽等形式,可容納多回線路,提高輸送容量,減少線路受外界氣候條件和周圍環境的影響,降低故障率,有利於防止斷線落地觸電及保證安全用電,便於運作維護人員巡視檢修。隧道內,增加了通風、排水、照明、消防等附屬設施,配有環境監測監控、安防、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數據通訊傳輸等智慧控制系統,未來還將配備巡視和消防機器人等智慧化巡檢設備。

延吉道220千伏變電站建成于1997年,是天津市北辰區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由北郊500千伏變電站提供兩回架空線路電源。此次改造後,從仁和營和屈店兩座220千伏變電站引入4回電纜線路電源,改善延吉道變電站單一電源供電現狀,提高該站供電可靠性,進一步保障民生用電安全。

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天津電力對工期、安全、品質等整體把控,克服技術難度高、疫情和安全壓力大等困難,苦戰974個日夜,保證了工程按期建成投用,為推動天津地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電力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