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農産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滿足農村群眾生産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日前,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在其官方網站發佈了《天津市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公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農村寄遞物流體系顯著增強,基本形成區級寄遞物流公共分撥中心、鄉鎮寄遞物流集散中心、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三級服務體系,實現村村有網點,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農村寄遞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品質顯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遞服務全面覆蓋。

推出相關免費通行政策

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方案》提出,將充分發揮郵政在農村的網路優勢,支援郵政與農村電商協同發展,為農産品提供包裝、倉儲、運輸等標準化、定制化服務,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産品的郵政車輛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免除通行費。同時,嚴格落實高速公路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産品品種目錄》內産品的郵政快遞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在冷鏈寄遞體系構建上,將圍繞區級及以上示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含市級合作社)和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引導支援郵政快遞企業建設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等冷鏈基礎設施,縮短流通時間,減少産品損耗,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推進“快遞進村”

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對於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的“最後一公里”,《方案》提出,將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系。各區將農村郵政營業網點、村郵站、快遞末端網點、智慧信包箱、智慧快件箱等基礎設施納入用地規劃、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規劃,提供用地保障。鼓勵建設郵快、快快、快商、快供、快超等合作模式的農村寄遞物流共同配送基礎設施和配送網路,實現“一點多能、一網多用”。鼓勵鄉鎮、村布設智慧信包箱、智慧快件箱,涉農區屬地保障其設置場地和日常運作。

分類推進“快遞進村”工程,綜合利用現有村委會、益農資訊社、供銷合作社網點等現有設施,加快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對尚無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村,建設符合全市統一建設標準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根據建設標準規模,每村僅可設置一個服務站,該服務站給予最多一次性補貼8000元。

推動融合發展

寄遞物流定制化服務農村電商

根據《方案》,我市農村寄遞物流將加強與農村電商、交通運輸等的融合發展。圍繞淘寶小鎮,加強農村電商定制化服務能力,做好城鄉電商資源統籌、推廣農村電商品牌建設。2022年6月底前,在薊州區、靜海區建設農村電商協同發展示範區(試點項目),示範帶動我市寄遞物流對農村電商的定制化服務能力。

同時,強化農村地區郵政快遞企業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産品電商平臺、益農資訊社等融合發展,構建從産地到餐桌的綠色、便捷、高效農産品産供銷寄遞産業鏈。推動靜海區、薊州區“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探索建立同城快遞+農特産品方式。宣傳、服務一批“小而美”農産品(包括加工)企業,利用直播帶貨等形式,擴展銷售渠道,打造“津品出津”品牌。(記者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