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是一種古老的樹種,它的歷史長達6500萬年,卻一直沒有發揮效力,究其原因是它存在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即低産等難關。不久前,從西北文冠果基地傳來好消息,該基地從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質根”這兩個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藥水泡根、泥漿蘸根和塑膠包根等措施,從而把移栽時間從2天延長到了20天,把移栽成活率從30%提高到了95%,徹底突破了移栽成活難關。

image.png

多年來,該基地從全國56個地方購買文冠果種子進行雜交選育,進行第二代育苗,一直進行了9代共22年時間,終於培育出了高産文冠果種苗,從而為文冠果的産業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冠果全身都是寶,被尊稱為中華第一果。它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是樹木中的國寶,園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國特有的優良木本油料樹種,籽種可榨油,花葉可做茶葉,枝條果殼是中藥,樹榦可制名貴傢具,樹根可雕刻文玩。

據了解,西北文冠果基地創始人馬成福原來是一位關注生態和糧油安全的報告文學作家,由於寫作《流血的石羊河》,與抗旱節水的文冠果一見鍾情,從此矢志不渝研發文冠果22年。他在甘肅省景泰縣創辦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等難題,經過雜交選育培育出了高産文冠果新品種,被業界稱為“文冠果雜交之父”和“文冠果産業的拓荒者”;被甘肅省林業廳推薦,入選全國木本油料“一線工匠”人才庫,排名第19位;被甘肅省職稱辦破格評審為中級農民技師,還被特聘為寧夏文冠果總顧問。

image.png

馬成福被稱為“文冠果産業的帶頭人”,他帶領西北文冠果基地在景泰縣每年培育數百萬文冠果高産種苗,帶領員工在蘭州新區荒山上種活了50萬棵文冠果,帶領白銀市乾旱山區農民發展了50多萬畝文冠果。

馬成福不畏艱難,開拓創新,以實踐科研和宣傳推廣為一體,帶領乾旱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把鮮為人知的文冠果,幹成了鄉村振興的好産業,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被授予“新農村建設帶頭人”。

歷經22年的不懈努力和奮鬥,西北文冠果基地精心選育的高産文冠果種苗,已經走出了甘肅,走到了西北、東北、華北等廣大地區。他們培育的種苗移栽成活好,挂果産量高,被廣大農民群眾稱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鐵桿莊稼”。他們的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處處開花結果,將為國家糧油安全做出積極的貢獻。據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評為甘肅省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