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業富民、樞紐賦能、新能源蓄勢、新材料蓄力,若羌用創新之筆繪就新時代高品質發展藍圖。

學思踐悟,將思想偉力轉化為開創新局的動力。若羌縣富民棗業提質增效、樞紐經濟加快轉化、新能源産業優勢凸顯、新材料製造前景廣闊……風還是那個風、山還是那座山、棗還是那顆棗,但是內涵卻正在由量變向質變積聚能量,相信不久將華麗轉身!這是若羌縣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轉化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用於綠色低碳發展中産生“化學反應”。

若羌縣黨委書記黃新平説,將若羌縣推動高品質發展規劃的特點、亮點和著力點,點亮了這幅高品質發展新藍圖。

紅棗産業提質升級,繪就富民發展新藍圖。若羌縣紅棗經過20年厚積和發展,實現了品質優良,塑造了良好口碑,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一帶一路”農産品商標品牌建設特殊貢獻獎,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紅棗)標準化生産基地,成功入選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産區。面對紅棗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的困局,如何保持優勢、破局而出,如何在産業升級換代、脫胎換骨中打造富民棗業的高品質發展之路?該縣將黨史學習教育中感悟的思想偉力,轉化為繪就高品質發展新藍圖的不竭動力,打造出三條棗業富民線:一是提質增效打造有機棗業高品質發展之路,實施疏密改造,打造“行間能過車、株間可過人、枝枝能見光”的陽光健康棗園,加強科學管護,用科技讓若羌紅棗産業再次崛起。二是培育延伸産業鏈,按照“培植龍頭、壯大基地、打造品牌、帶動農戶”,引入年産值億元以上規模化紅棗精深加工企業,積極培育新疆果業、羌都棗業等本土企業,加大“産學研”合作,研發棗酒、棗醋、凍幹棗、棗泥等精深加工産品,打開高端消費市場。三是發展林下經濟,在疏密後的棗園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推廣甜瓜、板栗南瓜、麻雁、紅嘴雁等特色農畜産品;轉變思路,變廢為寶,利用修剪的紅棗枝發展木耳和香菇産業,不僅實現了農業産業結構優化,也拓展了農牧民增收渠道,收入更加穩固。

産業體系加快構建,繪就強縣發展新藍圖。硅基材料、鋰基材料、氟基材料是航太航空、新能源汽車、高端産品製造中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是強縣富民的新型産業。若羌縣礦産資源富集,有鉀鹽、石英石、螢石、鋰、鈹、銅、鋅、鎳、錫、鎢等51種礦産資源,特別是螢石、鋰輝石、石英石等優勢礦産資源品位高、儲量豐富。該縣深刻領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自治區黨委中心工作,落實自治州黨委工作安排,加快推進優勢資源轉化,瞄準氟基、硅基、鋰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推動設立氟硅鋰新材料産業園,實施礦産資源下游産業建鏈工程,為高品質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若羌縣引入新疆特變電工有限公司,實現綠色生態保護性開發,力爭再造第二個羅鉀,實現跨越式高品質發展。

樞紐經濟加快轉化,繪就賦能發展新藍圖。1個機場、2條國道、3條鐵路、4條高速、5條資源路,編織若羌“12345”物流樞紐融合發展圖。依託樞紐優勢發力,謀劃“物流+産業+基地”發展模式,圍繞“一園、三個産業集群、十大産業板塊”,加快推進現代工貿物流園建設,積極申報綜合保稅區,實現由通道經濟向經濟通道轉變。深入推進自治區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加強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建設,促進多式聯運、現代倉儲、物流配送、城鄉配送一體化發展,打造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作效率更高的綜合性區域物流樞紐,吸聚疆內外人流、物流、資金流,為高品質發展賦予新動能。

新型能源加快推進,繪就低碳發展新藍圖。開發新型能源是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重要一環,是未來發展的又一重要賽道。若羌縣是全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縣,也是新疆九大風區之一,廣袤的荒漠帶給若羌人民沙塵困擾的同時,也送來了巨大的儲能。該縣深學深悟黨的創新理論,在國家戰略中搶抓機遇,劣勢中謀新局,將曾經的環境劣勢變成能源優勢。全面啟動新能源園區建設,加快佈局以光伏、風能為主,光伏、風電設備組件、裝配、製造、儲能、新能源制氫協同發展的新能源産業。積極引入光伏發電、風能發電、光伏與水利優勢互補發電項目,建設18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實現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清潔能源。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國家試點落地,推進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搶抓環塔750千伏輸電線路和新疆與青海電網聯網,加快“疆電外送”第四條通道建設,建成環塔清潔能源供應保障地,以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新型能源強縣富民,為高品質發展積蓄新勢能。

新能源、新材料、新優勢、新思路……一個新字,讓若羌縣抓住了轉身蝶變的機遇、抓住了邁向新時代高品質發展之路的戰略機遇,轉化感悟思想偉力帶來的智慧和眼光,搶抓機遇,謀求破局,在創新發展中把曾經的劣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用創新之筆繪就將優勢轉化為奮力開新局的藍圖。

藍圖正徐徐展開,圖中的思路和線條正轉化成具體有力的行動。

若羌縣開新局有智慧、有眼光、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