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的睡眠對嬰幼兒生長髮育起著重要作用。寶寶睡眠障礙,不僅直接影響體格生長及大腦發育,還會對情緒、行為、學習及認知功能産生不良影響。事實上,我國12省市0-5歲兒童調查報告顯示,嬰幼兒睡眠問題患病率為20.87%。為什麼會出現睡眠問題?睏了就睡對寶寶來説,為什麼這麼難?《科技週刊》記者近日採訪了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朱春。

“嬰兒期入睡困難、夜醒頻繁、睡眠節律紊亂是最常見、發生率最高的睡眠問題,也是目前家長諮詢最多的嬰幼兒睡眠問題。”朱春介紹,由於嬰幼兒大腦、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缺乏自主入睡的能力,再加上家長不恰當的睡眠養育行為,如抱著寶寶在手上入睡、寶寶入睡時不停搖晃或走動、喂奶入睡等,會持續影響並導致遠期睡眠問題的發生。

那如何才能有效地預防並矯正嬰幼兒睡眠行為問題呢?首先是合適的睡眠環境。“光線過亮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容易對孩子造成視覺刺激和干擾,使其過度興奮難以平靜。”朱春建議寶寶房間內裝上遮光窗簾,白天小睡不需要完全遮光,晚上則需要避光和熄燈,讓寶寶感知晝夜的不同。

其次,家長需要改變不恰當的養育方式,幫孩子擺脫睡眠依賴。朱春解釋,依賴抱睡或奶睡的孩子在夜醒時發現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無法再次安然入睡,因為睡眠環境對他們來説處於不可控的狀態了。而父母在孩子醒來後再次安撫,試圖幫助他們再次入睡,這本身就是對睡眠的干擾,會破壞他們的接覺能力,同時也有造成固定夜醒的風險。因此,朱春建議家長糾正哄睡的習慣,“寶寶想睡的時候把寶寶放到床上輕輕拍撫,哭了再抱,不哭即放下,要避免寶寶在家長懷裏入睡。”朱春強調,家長也要有規律的作息,和孩子“同房不同床”,並給予適當情感安撫。“這些都有助於寶寶睡眠習慣的養成。”總之,嬰幼兒的睡眠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隨著年齡增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規律的睡眠一般能逐漸建立,家長不必過分焦慮。(記者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