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鼻子有時會産生瘙癢、噴嚏之類的反應,很多人會揉揉鼻子或摳鼻子來起到止癢效果。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總是控制不住地挖鼻孔,就算沒有鼻屎的存在,無聊閒暇的時候也想摳一摳,覺得這樣才舒服。但是,你知道嗎,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近日,廣東深圳的一名8歲男童挖鼻孔兩天后開始高燒、頭痛、嘔吐,到醫院一查,出現了顱內感染,進一步確診為細菌性腦膜炎。原來,小男孩兩年前就養成挖鼻孔的習慣,家人也管不住,結果産生了顱內感染。消息一齣,引起眾多人關注。那麼,為什麼挖鼻孔會導致顱內感染?應該如何科學清理鼻子?

事實上,人體本身存在著完整的血腦屏障,病菌一般很難進入顱內,但是,這裡有一條容易被忽視的“小路”,就是面部危險三角區(由口角兩側至鼻根區的三角區)。孩童面部特別是鼻黏膜下,血液迴圈十分豐富,不清潔的手在挖鼻孔時就可能會將細菌等病原菌帶到鼻黏膜上,發生鼻前庭炎,導致顱內感染。甚至挖破血管後,會讓病菌直接通過淺靜脈、深靜脈、直接進入顱內的靜脈海綿竇,導致嚴重的顱內感染。

這次新聞報道中醫生在檢查中發現孩子的鼻子裏有一個膿包,簡單來説就是細菌的大本營,會在挖鼻孔時,源源不斷地輸送造成顱內感染的物質,輕則高熱發燒、頭痛,嚴重時會誘發顱內化膿、休克、意識障礙,出現永久性的神經損傷,甚至死亡。

經常挖鼻孔,還可能引發這些疾病——

挖鼻孔這一動作,在物理上是不會導致鼻孔變大的,但如果挖鼻子誘發鼻前庭反覆發炎,導致組織增生,就可能會改變鼻部的形態。

鼻腔裏的纖毛可以隨呼吸擺動,一方面過濾灰塵和病菌,一方面排除鼻部的分泌物及灰塵,也可以保證黏膜的透氣性和濕潤。經常粗暴地挖鼻孔容易導致鼻子出血,造成鼻部感染,誘發鼻竇炎、中耳炎、咽炎等。除了出現新聞中的顱內感染,還可能造成慢性過敏性鼻炎。

經常挖鼻孔的人,鼻毛會變少變稀,人體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就會被破壞,很容易導致感冒和流感發生。還可能造成鼻黏膜出現破壞,鼻腔內反覆出現破損面和潰瘍,還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風險。

另外,小時候,流鼻血時,老人總會讓仰著頭止血。那麼,流鼻血仰頭真的可以止血嗎?其實不然,流鼻血仰頭只會讓鼻腔內已經流出的血液向後流到咽喉部,無法達到直接止血效果。相反的,鼻血經過咽喉部,當流入消化道時會産生噁心嗆咳,刺激消化液反流,使人體産生不適,鼻部短時間出血量大時,還容易吸嗆入氣管、支氣管,出現阻塞呼吸道的風險。流鼻血後,正確的做法是微微的低頭,然後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翼,等待大約2~5分鐘,就可以止住了,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冷敷鼻根。

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清理鼻子?鼻腔裏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潔能力。清理鼻涕和鼻屎時,可以用流動的清水沖洗,也可用家用的洗鼻器。如果鼻腔裏有硬物,可以用柔軟的清潔棉簽蘸上一點乾淨的水或者淡鹽水,滾動清潔。一旦出現鼻部不適症狀、或反覆流鼻血、或回涕帶血,要及早到專業耳鼻喉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耽誤病情。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主治醫師史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