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是當今人類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存活者中70%遺留癱瘓、麻木、失語、吞咽困難和癡呆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4月5日,在山東國欣頤養集團萊蕪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病房卻又一次見證了“生命奇跡”:嚴重腦出血患者李先生通過成功實施3D列印技術精準定位、立體定向神經內鏡下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後痊癒,自己即將步行出院。

李先生高興地握住該院神經外科專家焦守山主任的手説:“我是昏迷後躺著來的,現在可以輕鬆的步行回家了,你們醫院的醫療水準實在是高超!”李先生的順利康復,標誌著該院腦出血治療新技術—3D列印技術成功開展,也標誌著該院神經外科在有效安全精準治療腦出血方面跨入了一個新領域。

目前,3D列印技術是當今最熱門的生物醫學研究方向之一,其利用影像(CT、MRI等)的大數據,應用電腦輔助設計技術重建出待構建體的三維結構,然後用相應的材料逐層創建出實體,具有高精度、構建速度快,可實現按需製造等優勢及具有個性化、精準化、可視化、微創化、精準化等優點,特別適合於醫學領域的應用。因此,腦出血治療與3D列印技術融合便應運而生。對於腦出血微創的定位和治療,原傳統治療方法是根據二維CT片劃線,然後在患者三維的頭顱上進行定位,由於二維到三維的維度差異,加上術者手工定位操作偏差、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均可引起治療方向、深度等出現偏差,容易導致穿刺誤差,影響到血管和腦功能區等。

焦主任介紹,最新引進的3D列印技術精準定位立體定向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可以精準避開血管和腦功能區,避免手術穿中血管和腦功能區導致出血和神經功能障礙等二次損傷,具有床旁操作、局麻手術,微創、簡便、易行等特點。總結起來有諸多優勢:穿刺精準。可利用手術導板確定穿刺角度和深度,引導引流管精確的到達血腫,避免出現穿刺方向及位置的偏斜,並且可以根據不同位置和形狀的腦出血設計不同穿刺點的手術導板;手術準備時間短。需要急診手術的腦出血,醫師可迅速將手術導板設計成型將數據傳送至印表機,並可快速精確地將重建的手術導板或模型列印出來。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並發癥減少;個體化,手術導板基於病人顱腦CT數據而設計,一人一導板。手術難度降低,手術時間縮短,穿刺點、穿刺方向均由導板的穿刺通道確定,穿刺深度在導板製作過程中可以精確測量;手術安全性高,設計導板穿刺通道時可避開重要功能區及血管。(圖文:劉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