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毫不起眼的房産證、一個以往家長幾乎沒有概念的學位、一條(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鄉村路(橋)、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這些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盤子裏也許確實是一件小事。

但對一個個等待了房産證25年的人、一個個為孩子因學位缺少而心急如焚的家庭、一群群因路不通而不得不繞行數公里去勞作的村民、一家家面對發展瓶頸而困頓迷茫的企業來説,這些又豈能不説是實實在在是“頭等大事”!

民憂無小事,龍岩市委市政府在開展主題教育中,把一力梳理解決涉及民生和企業發展的“梗阻小事”,作為惠民利企的頭等大事來抓。

速辦1.2萬本延滯未辦的房産證

新羅區梅林新村福樂花園于1993年建成,由於小區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與登記手續不完備,導致不動産權證一直無法辦理。“小孩讀書不便、做生意房屋無法抵押等,給我們生活帶來諸多煩惱。”居民紛紛抱怨。

去年10月,龍岩市委書記許維澤在接待群眾來訪時,面對群眾的訴求,他幾次前往該小區,實地調研、走訪居民,提出了“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特事特辦、依法依規、依情依理”的處理原則。

該市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市委書記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相關精神,相繼完成工程竣工規劃條件核實和房産測繪成果備案,使困擾群眾多年的“煩心事”“操心事”“緊迫事”得以順利解決。目前,福樂花園小區302戶己有217個購房戶已完成房屋産權登記。另外,情況相似的龍馬新村216戶群眾的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己有138戶得以解決。

據悉,2018年以來,龍岩市以先後解決30個項目、1.2萬戶的歷史遺留問題,此舉得到了國家自然資源部的肯定,經驗在全國推廣。

新增5176學位

統籌市、區兩級教育費附加,專項用於中心城市教育應急項目建設。實行教育項目代建制度,採用劃撥方式供地,由市、區國企成立的教育投資公司為新建中小學校項目業主單位,實施代建、施工一體化“交鑰匙”工程。

建立領導重點掛鉤推動機制,市領導深入一線調研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加強項目工作考核,對應急教育項目建設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及時進行表揚獎勵。7所擴建學校、8所新建學校在今年秋季竣工投入使用。新增一年級64個班3456個學位、七年級32個班1720個學位,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上學難”問題。

將斷頭橋建成通往群眾的連心橋

鐵山鎮外洋村有林地2000多畝,長期以來村民都得繞到3公里外的隔壁村的便道前往自家林場,生産運輸耗時長,成本高,群眾反映強烈。新羅區聚焦群眾需求,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組織有關單位配合聯動投資350萬,建設寬度5米、長140米的外洋振興橋,于9月26日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即可通車。屆時,將改變十年無橋可走的歷史,“斷頭橋”變成了通往群眾的“連心橋”。

橋連著路,路連著橋。龍岩市把鄉村公路作為解決農村的“出行難”的突破口。據悉,我市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及鄉村道專管員制,並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列入績效考評體系。目前,全市農村路網總里程達12543公里。農村公路通達深度、覆蓋廣度、通行暢通、安全系數顯著提升。

千名幹部走心企業解千“結”

八項規定以來,不少幹部與企業“背對背”,與企業接觸不深入、不走心,市委書記許維澤在各種場合強調,這種局面不合理,説明幹部不擔當、不作為。

由此,一場“千名幹部挂千企”的活動在龍岩拉開。

據悉,活動開展以來,市四套班子領導主動率領有關部門進企業開展幫扶服務,形成了上下一體、部門聯動的局面。目前,全市摸底排查掛鉤企業困難問題998個,已協調解決632個,正在協調解決359個。

一切為了群眾的期待

民生連著民心。開展主題教育以來,龍岩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徵求基層意見建議,認真梳理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頭等大事”和“梗阻小事”,真改實改,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針對群眾關心、反映強烈的中心城市棚戶區改造問題和市政基礎設施問題,集中開工項目11個,總投資71.5億元,竣工項目16個,總投資15億元,包括華龍社區改造一期、龍津湖安置房等。積極解決中心城區西陂街道的華龍社區“臟亂差”、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走出了一條由“亂”到“治”的典型路子。

回應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大力實施“網際網路返鄉工程”,創建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市、縣、鄉、村四級協同的“健康服務共同體”,全面提升龍岩市“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水準,助力解決因病致貧、返貧這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哪些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到哪調研;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就推動哪個環節整改。市領導俯下身子、翻山越嶺、走村入戶、進入車間,通過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設置意見箱、e龍岩隨手拍等多種方式,把情況摸清楚,把癥結分析透,督促整改落實。

龍岩市各級黨組織自覺對標對表,堅持問題導向,緊扣主題、落細落實,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推進主題教育實起來、深下去。

一系列“梗阻小事”得到梳理、破解,一系列群眾期盼的“頭等大事”得以實現,換來的是閩西老區百姓節節攀升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