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國高校輔導員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召開,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個“向世界講述中國高校輔導員故事”的職業博物館建設全面啟動。學院黨委書記張慧青、特邀顧問張興華、副院長李秀英、辦公室及學生處、團委、各二級學院負責人參加了研討會。

會上張興華做了《建設中國高校輔導員博物館,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報告。報告圍繞“博物館是什麼、為什麼要建高校輔導員博物館、怎麼建”三個維度展開。他説,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一筆寶貴的教育遺産。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建設中國高校輔導員博物館是實施“文化強校”戰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要注重突出輔導員主體地位、凸顯輔導員文化特色,展示輔導員精神風貌。通過徵集、典藏、陳展和研究與輔導員職業相關的文物、史料、檔案、實景,描繪呈現三個歷史:70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史、中國高校輔導員職業和身份的變遷史以及中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政策制度的演進史。

據黨委書記張慧青介紹,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輔導員工作,早在2017年該校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輔導員學校,在輔導員培養培訓和課題研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此次建設輔導員博物館將其列為學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和2019年的一項重要工作,並作為重要項目列入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國輔導員博物館將定位在輔導員文物的收藏中心、輔導員文化的展示中心和輔導員政策的研究中心“3個中心”,設計時間軸和文物軸“2條主線”,開發典藏國家高校輔導員檔案、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構建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培訓基地“3大功能”,設置兩區一堂一館一室一校“5個模組”——“兩區”為主題區和專題區,“一堂”為輔導員名人堂,“一館”為輔導員群像館,“一室”為輔導員名師工作室,“一校”為輔導員學校。

副院長李秀英説,近年來,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不斷取得佳績,先後榮獲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1人、入圍獎1人,在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中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建有山東省輔導員名師工作室1個,擁有山東省“十佳輔導員”3人,學院獲評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50強。此次輔導員博物館的建設十分重要,意義重大,學院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歷史,總結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準,以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會議還對“中國輔導員博物館建設”工作方案進行了討論研究。(作者:濟南工程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