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公佈的2019年上半年數據,天津市生産總值同比增長4.6%,總量首次突破“半年萬億”大關,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個百分點,連續六個季度穩定增長,財政收入在連續兩年負增長的壓力和減稅降費硬約束下,由負轉正。

2018年初,很多關注經濟數據的人都記得一個數字——3.6%,天津2017年經濟增速,全國倒數第一,次年增速仍然墊底。自1999年起,天津經濟增速一直全國領先,增幅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2016年還是9%,2017年一下子就掉下來了。一時間輿論譁然。4.6%這個數據儘管並不顯眼,但親歷者都明白這一切的不易。

“不論‘滾石上山’還是‘爬坡過坎’,方向遠比速度重要。”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説,天津的路子就是緊扣“三個著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津時的重要指示,穩紮穩打,持之以恒。

新舊動能轉換內生動力更足

現在回看,當初經濟增速掉下來,首先是天津發展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所致。“從長期看,産業結構調整的滯後,尤其是重化工産業産值在工業結構中佔比過高,是天津經濟增長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劉剛教授説。傳統産業比重過大,擠佔了高品質發展的空間,拖累了調結構、轉方式的進度。

2017年1月3日,天津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這個“新年第一會”明確提出: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點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長期困擾天津經濟發展,“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生死關頭”。

怎麼辦?

天津的答案是推進新舊動能強力轉換,讓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更足。

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步伐加快。優勢支柱産業更新迭代,冶金、汽車、生物醫藥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8%、11.7%和8.8%,金橋高端智慧焊材、“兩化”搬遷、三星電池擴能等一批升級項目加快實施,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61.1%。新動能加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5%,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7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利潤保持高位增長,1—5月增長22.6%,高於全市工業利潤24.3個百分點。實施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發佈“雛鷹—瞪羚—領軍”企業劃分標準。智慧製造引領發展,著力實施智慧製造攻堅年行動,打造一批不同行業領域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力神動力電池智慧工廠生産效率提高20%,入選工信部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發佈全球首款腦機介面專用晶片“腦語者”,世界首個人工智慧供熱解決方案落地應用,國産64核高端晶片填補國內空白。

服務業提質升級趨勢顯現。推動落實“促進市內六區高端服務業集聚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行動方案”,形成任務和項目清單。小洋樓招商引企取得新突破,阿里巴巴、聯想等25家知名企業、企業總部簽約落戶。編制實施“海河國際商業中心發展規劃”,打造海河商業文旅經濟帶。加快落實“完善天津市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實施方案”,發展夜間經濟初見成效,陸續建成5個市級夜間經濟示範區和一批區級夜市街區。商務服務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成為拉動服務業的重要引擎,5G整體改造及部分區域先行先試,已完成218個5G站點改造。

京津冀協同發展,跳出“一畝三分地”。2019年上半年,天津通過“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為京冀地區1萬5千多名人才辦理落戶,京冀企業在津投資佔比達到47.9%。口岸進出口貨物中,來自京冀的貨物比重達到31.8%,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科技、人才、教育等要素的加速流動,正推動天津形成産業升級、高品質發展的新格局。

優化營商環境算好企業與社會的大小賬

長期以來結構不優,觀念滯後,效益必然不高。一個直接的例證就是天津的財政收入構成中,非稅收入一度比重高。2016年天津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是59.6%,2017年提高了9.9個百分點,也不到全國的平均數75%,而同期不少東部地區這一比重接近90%。“稅不夠、費來湊”,説明天津的企業隱性負擔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營商環境欠優。

在商言商,企業要發展,營商環境是關鍵。成本的洼地才是投資的高地,特別是制度性成本。

“三年以前,天津是全國營商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把天津的非稅收入佔比從40%以上降到15%以內,把天津從營商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降為營商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天津市市長張國清直言,“用一句話講,天津要做到‘三個一律’,除了涉及到公共安全和生態資源的項目之外,授權地方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免征,對地方有權確定標準的政府性基金一律免征,對中央和地方共用的政府性基金,地方留存部分一律免征。”

從“天津八條”“一制三化”“雙萬雙服促發展”到民營經濟19條。2017年至今,天津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1057億元,其中還不包括營改增的減稅和今年實施的增值稅減稅和下調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這1057億元中有623億元是天津的“自選動作”。特別是在省級率先全面取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而天津曾是全國收取標準最高的城市。

去年3月31日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開始對標世界一流海港口岸,全國第一家提出一站式陽光價格港口,一次繳費,全港通行。今年上半年,“陽光價格清單”實施升級版,累計減免費用1.8億元。

“我們現在已經嘗到甜頭了,去年天津市政府收入在比較大幅度下降的同時,天津的企業利潤增長在全國都是排在前幾位的。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速是全國最高的地區之一,這就是先打造成成本洼地,再讓它變成投資高地的一個案例。”天津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今年上半年就減稅降費335億元,同期,天津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7.4%,其中民間投資佔比近半,增長14.4%。下半年將繼續全面落實“天津八條”,繼續實施民營經濟19條及33項配套細則,進一步深化“一制三化”改革,實施好“海河英才”“海河工匠”等舉措,構建多層次高素質人才隊伍。“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往實裏做,往深裏走。

建設“一基地三區”天津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

無須諱言,雖然上半年天津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逐季向好的發展態勢,高品質發展邁出了新步伐,但同時也要看到,國內外經濟環境更加錯綜複雜,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經濟發展根基仍需鞏固。

在不久前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張國清表示,天津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首先要圍繞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高地。優化提升航空航太、裝備製造、石油化工、汽車工業等傳統優勢産業,發展壯大智慧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構建以“天河一號”超算、曙光電腦、飛騰CPU、“銀河麒麟”作業系統等為代表的自主安全可控産業鏈。

其次,圍繞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對標國際一流水準,深入開展天津港口岸降費提效優化環境專項行動,實施“一站式陽光價格”、“一次繳費、全港通行”、取消“二次集港”等一系列措施,使集裝箱進出口合規成本大幅降低,通關時間大幅縮短。

第三,圍繞建設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打造具有引領作用的金融創新城市。據介紹,天津市推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産品近600項,天津自貿區“金改30條”政策措施全部落地。融資租賃保持全國領先,資産總額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飛機、國際航運船舶、海工平臺等跨境租賃業務總量在全國佔比均達到80%以上。下一步將積極推進國家租賃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快打造租賃業發展升級版。

第四,圍繞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天津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推出投資、貿易、金融、口岸通關、行政管理等300多項先行先試改革措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創新等多項經驗和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

天津市委負責同志表示,越是困難,越要咬緊牙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下半年,天津將繼續堅定信心,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做好“六穩”工作,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