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變“中國創造” 中國急需原創品牌
王進昌

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業內目前關於“中國製造”的話題眾説紛紜。一時間,中國將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將再現當年“美國製造”和“日本製造”輝煌的説法不時見諸媒體。

然而,就在中國製造的商品佔領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份額的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中國並沒有出現如通用、摩托羅拉之類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也就是説,中國沒有自己的超級品牌,中國對國際市場份額的佔領很大程度上是“廣種薄收”。出口量雖然很大,但利潤不見得很大。

在北京參加“中國跨國經營與信用管理研討會”的企業代表們認為,在競爭異常慘烈的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要保持長盛不衰,當務之急是迅速創立中國企業自己的知名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在經歷了“美國製造”、“日本製造”時代之後,“中國製造”時代並不是水到渠成的事。美國《財富》雜誌此前評選出的世界企業五百強中,中國內地僅有十一家企業榜上有名,而且多數屬於電力、石油、銀行等國家壟斷性行業,至於國際上耳熟能詳的中國著名品牌更是鳳毛麟角。

因此,有識之士疾呼,中國企業界迫切需要確立核心競爭力,要將“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

中國之所以在“創造”較弱的情況下實現了較強的“製造”,是由於跨國公司在中國國內未曾對“中國製造”構成正面的(尤其是價格上的)壓力。在本國的土壤上依靠得天獨厚的優勢獲取江湖地位是“中國製造”得以蓄勢、成長、壯大的重要原因。儘管跨國公司一直都想把在中國的産品價格降下來,以降低“中國製造”的實力。但是由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前的關稅壁壘等種種原因,跨國公司品牌再好,也不會對“中國製造”構成實質性威脅。

而今,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員,關稅壁壘必須打破,遊戲規則必須遵守。因此,國際著名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必然會發生正面衝突。

事實上,近年來,爭奪中國市場及在國際市場上與中國商品競爭已成為國際著名跨國公司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此時國內企業依然走以前“廣種薄收”的老路,不但實現不了“創造”的優勢,就連已經基礎雄厚的“製造”優勢也遲早要失去。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製造業,與中國目前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一樣,以其低成本的競爭優勢佔領低端市場。進入七十年代後,日本産生了自己的系列品牌,推出了大量的“創造”,才逐步進入“製造”的最高境界,打破了“美國製造”獨霸天下的格局。

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的經濟總量及對外貿易總量已進入世界前幾名之列,中國的綜合國力已大大提高。因此,現在就是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大好時機,相信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也會出現像新力、福特那樣世界級的著名品牌。

中新社 2003-9-22


李鐵轉會費內幕披露:“百萬英鎊先生”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業:應儘快完成向高端跨越
李海艦:借力跨國公司 發展中國製造
歐美打壓“中國製造”意欲何為?
人大代表關注“中國製造”:藍領能否變“金領”?
科技部報告:九大問題制約"中國製造"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製造”需要從量到質的跨越
程式控制交換機:“中國製造”優勢凸顯
馮小剛外行客串音樂評委 加盟“中國製造”
研究揭開中國製造業神話面紗
華西都市報:“中國製造”將無所不在
[速讀國家數字之六]每天1.42億美元 展現中國製造魅力
中國造:顛覆傳統競爭概念(1)
中國産品已不是廉價聖誕禮物
工人日報:“中國製造”誰來製造?
“中國製造”拉動中國經濟
80項“中國製造”産量位居世界第一
晶片産業即將烙上“中國製造”
人民日報:“中國製造”誰來造?
近百類中國製造産品的産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
當一切都是中國製造的時候
日本人一生都離不開“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業邁向世界級水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