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産品已不是廉價聖誕禮物

    [合眾國際社上海10月9日電]題:中國公司進軍海外市場(記者 克裏斯琴.韋德)

    如果不想要西屋公司的洗衣機,也不想要肯莫爾的音響,那麼下一個可選擇的電器很可能是中國公司的品牌。

    據經濟學家和分析家説,中國公司正在把目光轉向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因為中國國內市場正在逐漸飽和。

    這些中國公司的産品從家用電器到電信産品應有盡有,從而打破了中國産品幾十年來只是作為廉價聖誕禮物的舊印象。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國內市場面臨更激烈的海外競爭,但這也為很多中國大公司打開了市場。像海爾這樣的名牌電器生産商就在紐約設立了地區總部並與美國零售商沃爾瑪建立了銷售關係,目標直指美國客戶。

    與海爾公司類似的數以千計的中國公司正在制定開拓型、低成本的出口戰略,參與海外市場競爭。一些中國公司還購買了海外企業的股份以擴大和參與國際競爭。比如,中國電器生産商TCL集團最近就購買了倒閉的施耐德公司,大幅度擴大它在歐洲的市場。施耐德公司是德國為數不多的電視機生産商之一。

    去年10月,總部在廣東省的美的集團購買了三洋電機公司的股份,得到該公司日本微波爐零部件的生産廠的控制權。四川長虹集團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增長了400%以上,公司官員將銷售額的大幅度增長歸功於出口的增長。今年初,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兩家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購買了印尼油田和氣田的大量股份,從而大大增加了國內貯備。

    中國電信公司也把目標轉向海外市場並達成了一些令人吃驚的合同。但是,一些分析家説,對中國公司來説,多達幾十億的並購項目仍然比較罕見,要同世界跨國公司競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位在上海的西方分析家説:“當然,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大公司走上國際舞臺,但是要提高産品品質還需做出更大努力,這是成功的關鍵。”

    觀察家説,中國正在取代日本、台灣和南韓在製造業領域的地位,它將逐漸控制亞太地區並有可能控制大部分世界市場。一度非常有名的亞洲電器品牌,如新力和三洋等公司的低技術含量産品正在被中國公司的低成本、高品質産品所取代。與過去不同,中國生産商不再依賴外國公司銷售它們的産品,而是自己設法將産品推向市場。

    中國政府全力支援國內企業在這方面的努力,而且承諾利用剛剛獲得的世貿組織成員地位為國內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爭取平等競爭機會。一位在北京的分析家説:“政府必須支援這些企業以確保國家的發展。這就像鳥的一雙翅膀,相互依賴。”

    ——參考消息


“中國造”在國外系列報道(續)
“中國造”在國外系列報道
[動向]“中國造危險論”出籠
[爭鳴]中國離“世界工廠”多遠?
從搖籃到墳墓——影響日本人生活的“中國製造”
福布斯:中國的品牌之路(上)
福布斯:中國的品牌之路(下)
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實驗室
陽光普照上海——日資企業在華尋夢
日本迎接“中國設計”時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