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應儘快完成向高端跨越

  製造業仍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主要標誌

  記者:加入W TO之後,很多學者對中國製造業在世界分工體系中的地位提出許多看法,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我國製造業應當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戰略?資訊産業與製造業是何種關係?

  呂政(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資訊化是服務和改造物質生産過程和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手段,而不可能替代物質産品的生産和消費。資訊化與物質産品生産之間的關係,可以説是毛與皮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當代,資訊化無疑能夠加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但是,人類對物質産品的需求,決定了生産物質産品的農業和製造業將是永衡的産業。要吃飯,就得有農業和食品加工業;要穿衣,就得有紡織與服裝製造業;要住房,就得有建築材料工業和建築業;要行路,就得有生産運輸設備的汽車、火車、輪船和飛機製造業。與此同時,還要有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裝備的機器設備製造業。

  雖然世界正在進入資訊化時代,但製造業的規模和水準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主要標誌。當代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仍然是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為什麼強大?主要是因為美國有建立在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上的強大的製造業。日本和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迅速崛起並成為經濟強國,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建立了具有很強競爭力的技術密集型的工業製造業體系,並大規模出口附加價值高的製造業産品,在國際經濟分工中形成了具有競爭優勢的貿易條件。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高速發展,主要是由於製造業及其産品出口的高速增長。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製造業已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總體規模已進入世界前列。很多工業品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例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彩色電視機、家用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微波爐、各類紡織品以及日用輕工業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首先也是由於製造業能力的增強。

  中國仍然處於垂直分工體系低端

  記者: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帶來的一個明顯局面是:世界各國將中國作為産品的生産基地,有許多學者稱之為“世界工廠,但您在許多場合提到不同的看法,請您闡述一下。

  呂政:必須明確指出,目前中國還不是“世界工廠或“世界製造業基地。所謂世界工廠或世界製造業基地,標誌必須是,能夠向世界市場提供大量的出口産品,而不應僅僅看該國工業産品的生産總量。中國人口眾多,每人平均佔有的工業品多數還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是工業生産大國,但同時也是工業品消費大國。各種工業品首先供應國內消費,其次才是出口。2002年中國出口總額為320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但只相當於2000年美國出口額的39%、德國的55%、日本的63%。如果今後8年出口額年均增長8%,到2010年,中國出口總額接近6000億美元,僅僅略高於2000年德國的出口水準,相當於2000年美國出口總額的75%。

  再從工業品出口結構看,目前和今後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産品為主,雖然近年來機械電子産品的出口額已經超過紡織品的出口額,但在出口的機電産品構成中,也是以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組裝産品為主。2001年中國工業增加值按現行匯率計算,為4531億美元,相當於1998年美國工業增加值的31.6%、日本的50.6%、德國的98%。但中國每年進口的機械電子産品超過1000億美元,而且都是附加價值高的産品。其中僅半導體晶片一項産品的進口就佔國內晶片市場需求的90%。中國在技術密集型製造業領域,還明顯落後於美國、日本和德國。這種情況證明,在世界製造業的分工體系中,現階段中國仍然以生産勞動密集型産品為主導,處於垂直分工體系中的低端。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於受到資本積累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限制,在參與國際分工時,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第一類是發展來料加工型的製造業。由於發展中國家勞動力便宜,跨國公司就把發展中國家作為工業品的生産加工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及産成品的銷售都由跨國公司控制,通過大進大出的方式,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作為生産加工基地的國家,主要是賺取人工費用,實現勞動力的就業。

  第二類是原材料的採購和零部件的製造實行本土化為主,跨國公司控制著研發和市場銷售網路。這種類型較第一種類型的層次提高一步,但仍然屬於跨國公司的生産車間。當然這兩種類型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往往是並存的,只是比重的高低有所區別。

  在這兩種情況下,往往會出現GDP增長較快而GNP並沒有獲得相應增長的局面,附加價值的大頭通過轉移定價和匯回利潤的途徑被跨國公司拿回了本國,有時甚至出現發展中國家有增長而無發展的結果。我們必須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資訊化的發展,國際産業分工方式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即在繼續發展不同産業的垂直分工的同時,不斷擴大産業內部的垂直分工,一種産品可以由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共同完成。在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之間,跨國公司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中間産品貿易不斷擴大。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高度的專業化分工,每個國家或地區只從事同一産品中的某些環節的生産。跨國公司控制著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生産,並實行全球採購,從而把發展中國家勞動力便宜的優勢與本國的競爭優勢結合起來,實現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

  對於中國來説,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生産力發展水準具有多層次性和不平衡性。特別是具有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因此我們不拒絕、不排斥上述第一種類型和第二種類型的發展模式,積極利用外資,歡迎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生産製造基地以及通過大進大出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但是,我們的對外開放和參與國際分工不應長期停留在這一水準上,不應只依靠發揮勞動力便宜的比較優勢,而應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同時,努力提高競爭優勢,推進産業升級,培養一大批能夠進入世界工業500強的大型企業,在技術密集與知識密集型産業領域,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中國製造業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的經濟構成威脅,並將促進世界經濟繁榮

  記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與世界先進國家的交往過程中,以市場換技術,提升了本國的技術水準,應怎樣評價這種做法?今後應怎樣繼續促進先進技術的引進?

  呂政:所謂以市場換技術,是發展中國家的一種理想和願望。從積極的方面看,它有利於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但是發展中國家所獲得的技術只能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術。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是要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只有當本國技術接近發達國家同類技術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增強引進更先進技術的談判能力。其次,要形成跨國公司之間在技術引進國的相互競爭的格局,以促進先進技術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不同於日本、南韓等國家和地區以出口為導向,而是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導。隨著經濟的增長,出口總量會不斷增長,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會逐步下降;出口的目標亦不完全以創匯為主導,而是保持進出口總量的平衡。因此,當中國擴大出口的同時,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向中國出口的機會,中國大多數工業品價廉物美,許多國家通過與中國的貿易,使經銷商和廣大消費者都能從中受益,得到實惠。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不僅不會對任何國家的經濟構成威脅,而且將為世界經濟的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劉黃)

中華工商時報 2003年7月31日


李海艦:借力跨國公司 發展中國製造
鐘朋榮:格蘭仕給中國製造業的啟示
鄭家亨:製造業要走新型發展道路
“中國製造”如何實現新的跨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