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艦:借力跨國公司 發展中國製造

     ——訪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李海艦

  與跨國公司形成利益聯盟

  薛小和:據報道,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亞歐經濟部長會議強烈吸引了世界眾多的跨國公司,海內外130家跨國公司的代表在亞歐經濟部長會議期間來到大連。目前,大型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是不是已經成為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主流?

  李海艦:是這樣的。由聯合國貿發會議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目前《財富》500強公司中,近400家在中國投資了2000個項目。據統計,2002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突破50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投資進入了製造業。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日本製造業一半以上的企業準備在今後三年內將生産線移往海外,其中71%的企業將中國作為首選基地。據此,大型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確實開始成為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主流。

  薛小和:有報道説,經歷了一輪擴張——整合——再擴張的迴圈之後,跨國公司在中國製造業的勢力正在增長,由於跨國公司和中國本土企業在實力上相差懸殊,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開放,跨國公司有可能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可能到來的局面?

  李海艦:眾所週知,20世紀80年代美國面對日本的“購買美國”趨勢沒有採取任何限制措施,結果美國並沒有因此而虛弱,倒是對市場準入限制過多的日本虛弱了。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採取措施,積極應對跨國公司的進入。

  在利用外資的政策層面上,應鼓勵以全球生産佈局為主的跨國公司投資,通過跨國公司的內部調撥進入歐美日市場,帶動中國産品出口。

  研究表明,在發達國家進行直接投資並將産品打入其市場的做法只能是中國極少數企業的行為,絕大部分中國企業應當選擇在國內通過與歐美日等跨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或被歐美日等跨國公司並購的方式,將自己的産品出口到歐美日等國市場。這種方式通過合作各方在投入要素方面比較優勢的結合,形成一種利益關係上的戰略聯盟,它有助於避免或解決來自國外的反傾銷、反壟斷等問題。

  融入跨國公司的産業鏈中

  薛小和:你剛才講到價值鏈配置,有專家指出,在整個製造業的價值鏈體系中,低端生産製造環節獲取的利益、分享的利潤是最少的,多數利潤都被研發、設計、服務等高端環節獲得了。自身沒有關鍵的核心技術和相應的研發能力,“中國製造”就只能承擔生産的任務,在某種階段下這可能是一種必然選擇,但長期看來並不可取。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李海艦:如果把一個製造企業的價值鏈條分為四個區段的話,一是研究開發,二是生産製造,三是展覽行銷,四是營運管理。這裡,生産製造是“軀體産業”,研究開發、展覽行銷和營運管理是“腦袋産業”。今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形成“兩極分化”:一類是以實體為基礎的“軀體産業”,一類是以知識為基礎的“腦袋産業”。目前,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領航企業已開始“腦體分離”,即只做“腦袋”,不做“軀體”。近幾年來,中國製造企業通過業務流程重構,開始專注于價值鏈上的某一區段,納入跨國公司全球製造産業網路,以此擴大利用外商投資。實踐表明,在製造業的發展上,要想做大,首先做小;要想做大,首先做精;要想做大,首先做專;要想做大,首先做強。

  目前,全球製造業正面臨以價值鏈重構為主題的“大洗牌”。任何企業,必須融入某一産業鏈中才能生存、發展。目前看來,全球各産業的“鏈主”已是各領域為數不多的3—5個超級跨國公司。在中國絕大部分製造企業尚不能成為全球某一産業“鏈主” 的情形下,融入超級跨國公司的産業鏈中,與高的發展平臺實現對接,這是絕大部分中國製造業企業的現實選擇。

  利用産業集群吸引跨國公司

  薛小和:在很多跨國公司看來,一個好企業是不能孤立發展的,它還需要很多諸如專業服務、零部件的服務等等,他們要求價值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李海艦:這其實就是利用産業集群吸引跨國公司的問題。同種産業或相關産業的製造企業在一個地方集聚在一起,通過不斷創新而贏得競爭優勢。例如,在美國有矽谷和128公路的電子業群、明尼阿波利斯的醫學設備業群、西密歇根的辦公傢具業群等。在德國,有圖特林根的外科器械業群、紐倫堡的制筆業群等。再如中國珠三角地區,在某種程度上也已表現出産業集聚現象:建陶産業主要集中在佛山市,家電産業主要集中在順德市,IT産業主要集中在東莞市等。實踐表明,集群發展是現代製造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源泉。

  在産業集群的地區,産業細分和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化,並由此形成新的産業集聚平臺,更加促進外商直接投資在這些地區的集聚。例如,在一些大型跨國公司“龍頭企業”的周邊,都有大量的配套廠商圍著它轉。根據一項調查,在江蘇省吳江開發區,目前生産最終産品的外商IT企業,裝配材料80%以上就地就能配齊。如果再與周邊的一些IT企業相銜接,配套水準可達98%以上。這種全方位、高水準、大範圍配套的産業集群,可以大大降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製造成本,成為國際産業轉移中國的強勁動力。

經濟日報 2003年7月31日


鐘朋榮:格蘭仕給中國製造業的啟示
“非典”衝擊製造業不會“傷筋動骨”
聚焦中國製造業:科技創新給"中國製造"帶來什麼?
鄭家亨:製造業要走新型發展道路
“中國製造”如何實現新的跨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