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李新政下的經濟熱點透視 魏傑解讀三中全會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3-11-29 16:01:00

第二部分:政治體制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核心是“簡政放權”。

一、向社會放權

這體現在四類民間組織的建立:慈善類、商會類、科技類、社區管理類。政府主導的慈善機構,比如紅十字會,公信力差,幾乎沒有人願意捐款;相比之下,姚明基金就運作得很好。我們學校有位老教授去世前把遺産全部捐贈給農村讀不起書的孩子,因此組建了一個基金會,其成員由退休的老教師擔任,捐贈地的企業家也義務幫忙。可如果在民政部註冊成立,需要5年,省政府註冊要2-3年,假如通過紅十字會,還要組建辦公室,花錢雇工作人員,層層扒皮。過去慈善機構由政府主導,未來會轉變成民間。商會類和科技類也一樣,直接到民政部登記就行,不需要和政府掛鉤,你説掛鉤有什麼作用?他們是外行,什麼都不懂。再就是社區管理類,街道辦遲早要撤銷,別小看街道辦主任,官雖然小,但是貪腐很重。如果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大家就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該解決的問題,比如哪該栽樹。事情交給政府做,成本高,效率低,同樣的事情交給民間,成本低,效率高。

二、向市場放權

像資格認證,品牌評選,都交給市場;還有誰能上市,誰不能上市,上市應該由審核制轉向註冊制,由投資者決定,即市場決定,政府就不要管。如果上市由政府審核,大家都想辦法公關政府,公關成功後,一上市就圈錢,圈夠了就走人,你讓股民怎麼辦?美國的股市是盈利的,每個家庭都會買股票,因為能獲得一筆收入,據統計,他們平均每兩年換一支。我們呢,一天能換二十次。一百個人裏,一個賺錢的,兩個持平的,剩下的九十七個都是賠錢的。這麼個情況,所以就造成了股市投機而非投資。

三、向企業放權

(一)企業平等參與政府事務,政府不再是資源配置主體

政府參與的市場活動包括土地買賣,公共基礎建設,以及政府消費。企業若要平等參與政府事務,那麼政府就需要退出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的主體應該是市場。要去行政化,推動市場化,那麼土地就要拍賣,公共基礎建設就要招標,政府消費就要採購。即使是鉛筆,政府也要貼出公告,誰的品質好,價格低,我就買誰的。最近在徵求意見時,有人反應招標貓膩挺多,但我認為,只要方向定好,就可逐漸完善,因為利益相關者相互之間可形成約束。比如安徽一個當地政府要修公路,某個公司説自己曾經負責過兩次公路建設,結果就拿到了標,但是別的公司舉報説根本沒這回事,人家一查,果然是假的,當然也就取消了它的資格。我們要轉換一個思想,調動“壞人”監督“壞人”,這是一種進步,對公共利益有利。王石曾説,過去土地不拍賣,萬科拿不到好地段,走向拍賣後,誰錢多就給誰。這就是放權的好處。

(二)政府由經濟建設中心轉為公共管理主體

政府要由經濟建設的中心轉為公共管理的主體,企業才是經濟建設的中心。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政府要出現第三次轉軌。毛澤東時代提出以階級鬥爭為中心,鄧小平時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第三次則以公共管理主體存在。未來評價政府管理水準的不再是GDP,取而代之的是四個標準:社會公共服務做的怎麼樣,民生能否得到保障,是否是公平競爭,宏觀經濟環境如何。

(三)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

未來,審批制將轉為備案制,政府職責僅限于公佈準入條件、提供負面清單。負面清單指什麼不能幹,這在國際上是非常流行的。新一任領導人對審批制深惡痛絕。克強總理曾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剛畢業大學生發現家鄉當地沒人開書店,所以想自己創業開一間。結果數了一下,要蓋37個章子,而且書店開張后不斷有人檢查,今天一批明天一批,你説,這讓人家怎麼經營?西方國家備案依據採用“第三方憑證”,比如郵局郵戳。在國內,沒有第三方備案,靠的是政府自己。只要去政府機關,不是領導不在,就是章子不在,一直拖,留下“公關”的空間,這就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目前備案制處於形成階段,備案依據還需要各方討論。最近建立的上海自貿區,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供負面清單。很多人誤解了自貿區的意義,以為只是中央對當地的優惠政策,實質上它是一個改革樣板。通過這個樣板,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法律在自貿區可以不施行,那麼將來也可在自貿區外停止使用。

(四)企業具有體制選擇權和投資經營權

未來《公司法》要修改,工商登記要變,資本金由實交制改為任交制,賺錢了就繳稅,不賺錢就不繳,這是企業的權利,只要市場認可就行。非要搞實交制,結果出現“虛報資本金罪”“偷逃資本金罪”,要它幹嘛?年審制改成年報制,大家都不用麻煩,我賺了多少,告訴哥們兒你一聲就行。當然,還要進一步深化討論,和國際對接。投資經營權是企業的,只要市場認可,我能賺錢就行。政府干預的結果就是産能過剩,比如水泥,鋼材。政府不干預的,比如紡織,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政府一旦介入,問題就出來了,所以乾脆交給市場。市場會作為評價指標,政府只提供公平監管的環境就可以了。

(五)企業獲得完整的輸送主體的地位

當以市場為導向時,企業和政府不再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企業依法經營,政府依法管理,兩者成為博弈關係,博弈的平衡在於公平公正。政府只控制三大宏觀政策,包括:貨幣,財政,國際收支,以此向企業釋放市場信號,企業根據市場信號進行生産。這對企業又有了新的要求,需要企業看懂宏觀政策。美國大型企業設有“首席經濟學家”,專門為企業解讀宏觀政策並提供建議,同時向政府喊話。未來看懂宏觀經濟數據很重要,不然無法判斷市場走向。在美國,由於中小型企業支付不了“首席經濟學家”的費用,所以美國中小企業局會聘用一幫經濟學家,為中小企業釋放宏觀經濟信號。在中國,只要派一個腦子好使的人,送他去對地方,半年就可以出師了,然後簽訂一個協議,讓他為企業服務十年。央行,中央財政部,商務部,海關,國家統計局這五個機構的數據要看懂。別人都覺得難,其實不難,今天弄懂一個,明天弄懂一個,積累下去,就都會看了。未來的政府是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所以要善待企業。依法執政,政府和企業就是陽光下的博弈;若把企業逼急了,企業就會進行非陽光下的博弈。前段時間西部某一官員對我説,魏老師,改來改去,當官還有球意思?這説明改革觸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自然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反抗。決議中有意見的人不少,這很正常,因為是利益調整,必須打破利益集團的阻滯,向前邁進。李克強總理對此很重視。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習李新政下的經濟熱點透視 魏傑解讀三中全會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2013-11-29 16:01:00
繼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一次引起世人關注:新一輪中央與地方博弈再度上演。在改革的“時間窗口”尚未關閉的條件下,“習李新政”是否能夠通過市場決定論、政治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城鄉一體化改革、對外開放體制改革等手段,為民營企業的“破冰”創造條件?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