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房地産市場如何改革?官方回應四大經濟熱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7-12-15 10:11:06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投資增速放緩會否拖累經濟增長?明年中國經濟前景會怎麼樣?下一步房地産市場如何改革?美國稅改會否影響中國吸引外資?國家統計局、商務部14日分別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了諸多外界關心的熱點問題。

投資放緩會否拖累經濟增長?

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

下一步房地産市場如何改革?官方回應四大經濟熱點-中國網地産

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持續回落,是否會拖累明年的經濟增長?對此,官方予以了否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回應稱,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速是7.5%,與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0.7個百分點,但同期GDP的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還加快了0.2個百分點。這説明隨著經濟增長動力格局的變化,投資的適度放緩不一定會下拉經濟增長速度。

毛盛勇認為,儘管投資增速緩中趨穩,但短板領域、創新領域和民生等領域的投資一直保持比較快的增長。投資的效率在提升,結構在持續優化。

明年中國經濟前景會怎麼樣?

2018年馬上就要來了,外界很關心2018年中國經濟的前景和走勢。毛盛勇判斷稱,當前中國經濟形勢運作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明年還能夠延續下去。

毛盛勇表示,第一,從世界經濟來看,世界經濟復蘇的態勢比較明朗,全球貿易也在比較快地增長,這是一個好的外部環境。

第二,從內部來看,消費能夠繼續延續規模持續較快增長、結構升級步伐繼續加快、消費對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的良好態勢,加上今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也比較好,所以明年消費應該能延續比較好的增長。明年總的來看,製造業在加快振興,製造業投資有可能會繼續回升,基礎設施保持相對平穩,房地産投資也不會有大的起落,所以整個投資應該還能夠保持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

毛盛勇表示,從以上角度來看,明年的經濟增長應該説有一個比較好的支撐,能夠延續今年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下一步房地産市場如何改革?

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7.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7.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房地産投資數據繼續降溫,7.5%的增速是近一年內的最低點,預計12月份這一增速將繼續降低。

“整體來看,一方面熱點城市或者主要城市的房價上漲局面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成交、投資總體比較平穩,説明房地産市場當前運作總體是比較平穩的,説明調控取得了成效,風險也得到了初步控制。”毛盛勇稱。

毛盛勇透露,下一步還要加快房地産市場制度的改革,加快推進長效機制的建設,特別是要從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綜合施策,更快更好地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樣一個定位。

美國稅改會否影響中國吸引外資?

在談到美國稅改的影響時,毛盛勇表示,這幾年中國一直在推行降稅減費的工作,為企業減負累計2萬億元左右,有效支撐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但是現在企業普遍感覺到稅收、費用包括各方面的成本負擔還比較重,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也還有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的必要。

至於美國稅改是否影響中國吸引外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認為,稅收政策是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但不一定是決定性因素,可能還取決於東道國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市場潛力、生産要素、營商環境等綜合因素。

“我國有相對完善的産業鏈條,高素質的産業工人,中國的宏觀經濟保持著中高速的增長,內需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我們還在大力優化投資和營商環境,不斷放寬市場準入。比如,今年我們新發佈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限制性措施就減少了30條。”高峰説。

“中國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歇,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大幅度減少市場準入限制,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繼續努力提高對外資企業的服務品質和水準。我們有信心,中國仍將是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熱土。”高峰稱。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下一步房地産市場如何改革?官方回應四大經濟熱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7-12-15 10:11:06
投資增速放緩會否拖累經濟增長?明年中國經濟前景會怎麼樣?下一步房地産市場如何改革?美國稅改會否影響中國吸引外資?國家統計局、商務部14日分別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了諸多外界關心的熱點問題。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