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2022年房企融資或顯現兩極分化

來源:中新經緯 2022-01-13 11:22:06

2021年,對房地産行業來説是風雲詭譎的一年,無論是拿地額、銷售額,還是行業融資,都出現了不同以往的變化。行業上半年與下半年市場表現大相徑庭,特別是四季度市場的大幅波動,不僅改變了行業表現,也將影響著2022年行業的發展走向。

2021年全年融資規模前松後緊,融資總額大幅下降

“前松後緊、高開低走”可以整體概括2021年房地産行業的融資情況。中指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房地産行業共實現非銀類融資17652.2億元,同比下降26.3%,行業融資收緊態勢顯著。其中,信用債全年融資5490.3億元,海外債發行2682.9億元,信託融資5452.7億元,ABS融資4026.3億元。其中,信用債、信託成為房地産行業的主力融資渠道;除ABS外,其餘融資渠道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從而導致房企融資總規模出現大幅下降。

從同比增速來看,房地産行業的整體融資規模自3月起就顯現為負增長,其中在11月份達到谷底,同比下滑71.6%。房企的融資總額與融資增速,均在四季度內實現了觸底。受宏觀貨幣信貸環境相對穩健的影響,行業融資難度雖有上升,但融資成本卻出現小幅下降。

中指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房地産行業平均融資利率為5.54%,同比下降了0.76個百分點。其中,信用債平均利率為4.31%,同比下降0.14個百分點;海外債平均利率為7.63%,同比下降0.80個百分點;信託平均利率為7.30%,同比下降0.29個百分點;ABS平均利率為3.95%,同比下降0.67個百分點。

12月份,央行的降準降息政策,再次釋放出信貸寬鬆信號。我們預計,未來房地産的資金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整體而言,2021年全年,行業圍繞“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的主線,同時利用“打補丁”與“修正”等策略不斷完善調控手段,形成了一個“既抑制房企過度借貸、又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的政策體系。

2022年融資展望:審慎管理邊際調整,房企融資表現或兩極分化

2021年上半年,政策對行業融資收緊態勢成效顯著,但客觀上也造成了部分企業流動性過緊,産生了信用風險。中指數據統計,2021年發生違約風險事件的房企有12家。另有7家企業雖未發生實質性違約,但存在進入債務展期程式、或有商票到期拒付等潛在違約風險。理財産品違約、美元債違約、信託違約成為觸發違約的主要因素。對此,2021年下半年的政策做出了及時響應,以調整、修復、矯正為主,對房企融資進行彈性回調指導,多項政策釋放出融資邊際放鬆的積極信號。2021年年末,行業融資規模觸底回暖表明修復類政策已經起效。我們預計,2022年房地産融資政策仍將延續“保持收緊”和“邊際放鬆”的特徵,以期在壓縮行業杠桿水準的同時,滿足維持行業平穩發展的資金需求。

首先,從房地産金融政策來看,近期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穩妥實施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我們認為,2022年為體現“穩妥”要義,在房地産金融的審慎管理原則之下,針對行業金融信貸政策會有適當的邊際調整,更多體現在各地、各金融機構在執行房地産金融政策時,會考慮過渡期,不再層層加碼。

其次,從融資渠道來看,房企信用債受政策邊際利好的帶動,將繼續維持當前的回暖狀態;海外債市場仍需一段時間消化早前積累的風險,短期內無明顯增長動力;信託受政策制約、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回彈空間同樣有限。

再次,從不同房企發展來看,融資表現將表現出兩極分化。隨著這一輪行業調整,一方面各房企風險化解能力、穩健經營能力得以展現;另一方面,在經歷了2021年部分房企的集中違約後,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加重。因此,預計針對房企的市場資金流向將出現兩極分化情況:資金將更多地向財務穩健、信用等級較高的優質企業歸集,而中小型房企、經營激進企業的融資空間可能受到進一步壓縮。


(責任編輯:王永超)
網站無障礙
陳星:2022年房企融資或顯現兩極分化
來源:中新經緯2022-01-13 11:22:06
2021年,對房地産行業來説是風雲詭譎的一年,無論是拿地額、銷售額,還是行業融資,都出現了不同以往的變化。行業上半年與下半年市場表現大相徑庭,特別是四季度市場的大幅波動,不僅改變了行業表現,也將影響著2022年行業的發展走向。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