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人民日報談南北稻香村之爭:不該打成情緒戰

發佈時間:2018-11-05 09:26:4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蕭 然

企業經營是一個整體,只有管理、創新、市場和品牌戰略齊頭並進,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並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最近,南北兩家稻香村的品牌爭奪戰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先是北京智慧財産權法院判蘇州稻香村侵權,要求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經濟損失3000萬元。緊接著,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判定北稻侵權,要求賠償蘇稻115萬元。

蘇稻北稻孰是孰非,還要看法律的最終評判。不過,近年來此類品牌糾紛不斷,比如加多寶與王老吉、南北露露以及華彬和泰國天絲的紅牛之爭,一些同行企業甚至一爭就是多年,頗引人深思。

首先,品牌爭奪戰屢屢訴諸法院也可以被看作好事。這倒並非看熱鬧的不怕事大,理由有二:一是它從一個側面説明,企業品牌意識包括智慧財産權意識在日益覺醒。改革開放前甚至改革開放初期,絕大多數企業品牌意識淡薄,甚至根本就沒有品牌意識。比如此次陷入爭奪的稻香村商標,就是當事雙方以外的河北一家企業無償轉讓所得。可見那時候,商標這類無形資産在很多企業眼裏根本就算不得資産。從商標可以拱手相送到爭奪得不可開交,拋開具體個案的是非不説,這種變化對企業而言算是一種成熟和進步。二是用法律武器解決爭端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成熟的標誌。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間有了糾紛上法院,可見企業的市場意識和法治意識在不斷增強。

其次,一些品牌爭奪戰打成持久戰,甚至有兩敗俱傷之虞,值得其他企業汲取教訓。市場經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投入産出。很多事情,以合理的成本去做是好事,而“不惜代價”則未必是好事。比如一些品牌爭奪戰,一戰十幾年,牽扯雙方過多人力精力財力,對企業發展就會成為負擔。因此,今後如何避免這種曠日持久的爭鬥,也值得思考。

做事要抓住機遇,要分清輕重緩急,但從契約角度,做事先立規矩也有其合理性。很多人做事往往不習慣先談條件,結果常常事後因分配不均而産生矛盾。其實,市場經濟特別講契約精神,事先就把品牌、智慧財産權等不大容易計算清楚的無形資産權屬分清楚,總比一開始一團和氣最後撕破臉皮對簿公堂要好得多。事業開始階段對契約談得越細緻,後面的矛盾反而會越少,成本也最節約。

還有,品牌固然重要,但品牌並非企業經營的全部,沒有好的管理,沒有不斷的技術創新,沒有正確的市場策略,再好的金字招牌也可能會褪色。不少百年老字號的最終沒落,就是證明。品牌爭奪戰既不能打成持久戰,更不該打成情緒戰,當事雙方保持理性很重要。所謂理性,就是尊重法院判決,承認客觀現實。對於侵權一方,與其無休止地糾纏下去,不如及早調整策略,重振旗鼓另開張。畢竟品牌的得失只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企業其他環節做得好,完全有可能從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重新找到翻盤機會。比如加多寶,雖然失去了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權,可是通過不懈努力,依然打開了一片新市場。所以,企業經營是一個整體,只有管理、創新、市場和品牌戰略齊頭並進,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並真正立於不敗之地。人民日報 蕭 然

責任編輯:陳思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産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品質興農萬里行海南站品質興農的大旗從雲南傳到了海南。【詳情】

第六屆中國好鮮奶·新鮮盛典召...大會聚焦低溫産業以技術驅動産業變革的發展方向。【詳情】

528中國寶寶日 告別隱形失...飛鶴等20余家單位倡議設立“中國寶寶日”。【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