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首期非遺主題示範文創園區咏園開園暨“2019 中國非遺創藝運動”啟動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北京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北京市文資辦副主任董殿毅,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教科文衛體辦公室主任劉玉芳,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助理李旸,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俊彩,首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愛慶等領導出席活動。
咏園開園啟動儀式現場,非遺舞蹈表演、首創非遺設計創新展、非遺食品品鑒等豐富的活動,令到場的嘉賓讚嘆不已。活動中,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與北京市非遺保護中心、全國各傳統工藝工作站、清華大學等行業協會及各大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湘西州文旅廣電局簽署文旅部駐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駐站協議,並與京東、唯品會、快手等知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為非遺保護開啟新篇章。
王晨陽司長在致辭中表示,希望以咏園開園為契機,首創非遺能夠匯集眾多精彩的非遺創新轉化成果,共同推進傳統工藝轉型和升級,促進創作、設計、行銷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助推湘西非遺衍生品走入市場,走進生活。
首創集團董事長李愛慶在致歡迎辭時説,“衷心希望咏園能成為全中國非遺展示交流中心和文創産業創新發展的第一碼頭,扎紮實實地為中國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創新與發展不斷引領風潮,不斷貢獻力量。”
首置文科總經理、首創非遺董事長燕山表示,咏園將為入駐的傳承人、設計師及企業搭建舞臺,成為他們發展的引擎;同時,大眾也將在這裡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尋回我們的文化基因,這裡將成為最自由的文藝源泉、最熱烈的交流現場。目前,“2019首屆中國非遺創藝運動”在文旅部的支援下,取得了各方的大力支援,希望這次活動能夠整合有效資源,真正打造出適應市場的,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創新産品。
李旸局長在致辭中説,“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十分豐富,據普查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有1200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年6月1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正式實施,將支援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科技、文化創意、健康等産業融合發展的合作平臺;鼓勵旅遊業經營者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開發旅遊線路、旅遊項目和旅遊商品。推動合理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工業遺址等,或者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場館,為代表性項目的保存、研究、宣傳、展示、交流等提供場所。希望咏園能在將來成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一張新名片,成為引領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創新發展的一塊新型試驗田,通過首創自有的全産業鏈模式,為非遺傳承、産業發展賦能。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進一步加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建設並不斷豐富舉措,為全國各地的優秀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群在京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堅實的支援。”
啟動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參觀了“首創非遺設計創新展”,主辦方精心呈現了全國各區域代表性非遺項目——夏布與銀飾碰撞,成為搖曳在耳畔的囈語;羌繡裝飾的小羊,是收納耳機線的萌物;扎染擁抱家居,為家添加一抹中國藍……這些非遺技藝融入現代設計、日用等領域,既讓非遺得到傳承,讓産品創造高附加值,更讓傳統文化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據悉,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匯集整合了全國優秀非遺資源,集設計管理、授權經紀、生産試製、産業投資、産品生産、推廣包裝、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連通非遺內容與設計、試製與生産、傳播與銷售、投資、培訓等各要素資源和各功能鏈條,通過分享授權收益、投資收益、銷售分成的方式,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打造當代中國非遺創新轉化全要素全産業鏈全整合的賦能平臺。
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逐步探索出一條産業升級和創新發展之路,咏園及其所承載的全新模式,讓非遺所代表的東方美學和文化回歸現代生活,重新煥發生機。
(責任編輯: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