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汶川縣體驗羌年、羌繡,在甘孜州康定市“跑馬溜溜的山上”參加跑馬轉山會,在蜀道沿線深度體驗三國蜀漢文化……5月28日,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來臨之際,四川省將非遺融入旅遊線路和旅遊産品,發佈了10條“非遺之旅”路線。
怎樣讓非遺走進千家萬戶,進入遊客的“功能表”?四川省嘗試了非遺和旅遊的深度融合。
據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非遺處處長林彤介紹,四川以非遺傳習所、非遺體驗區和非遺體驗基地為載體,將四川的非遺元素與旅遊線路融合,通過産品設計、線路策劃,推出了10個非遺旅遊項目和旅遊産品——“非遺之旅”。
其中,“藏羌環線非遺之旅”依託“九寨溝環線”經典旅遊線路,遊客可以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深度體驗藏羌年、羌繡、羌族羊皮鼓舞等羌民族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通過“香格里拉非遺之旅”可以體驗木雅藏戲、理塘鍋莊、康定“四月八”跑馬轉山會等康巴非遺項目神奇之處;在“蜀道三國非遺之旅”線路上,重點非遺項目數不勝數,包括金錢板、嘉陵江中游船工號子、廣漢保保節、麻柳刺繡、閬中春節習俗等別有風味。此外,精心設置的“古蜀名鎮非遺之旅”“川北巴山非遺之旅”“川江沿線非遺之旅”“青城峨眉非遺之旅”“年畫體驗之旅”和“竹藝體驗之旅”等將全面為遊客提供中華傳統美學體驗。
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遊也會更加富有魅力。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趙紅川看來,非遺與旅遊的融合,一方面可借力旅遊線路和知名景區豐富的遊客資源,宣傳四川特色非遺保護項目,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四川旅遊的文化品位和旅遊價值。據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即將聯合旅行社等機構,策劃推出非遺技藝的體驗、研學、互動項目,豐富遊客的文化體驗。
近年來,四川省相繼出臺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施意見》《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四川省傳統工藝振興實施計劃》等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初步構建起具有四川特色的非遺保護工作新格局。
在大力推動非遺融入文旅發展方面,四川保護和利用各地特色非遺資源發展文化旅遊業,打造了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年畫村等以刺繡、年畫、竹編、陶藝等為主要特色的傳統鄉鎮和傳統村落,開展了非遺小鎮、非遺特色鄉村的建設試點工作。為增強地方旅遊吸引力,四川鼓勵各地挖掘民俗和傳統節慶文化內涵,推動傳統節日復興,實現了“自貢燈會”“彝族火把節”“羌年”等非遺項目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成為當地文旅融合的典範。
在文旅融合的大環境下,非遺能給地方旅遊品牌加分,形成發展的新優勢。近年來,四川進一步加強了非遺保護名錄體系建設工作。為保證傳承隊伍的持續擴大,四川大力實施代表性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加大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培訓力度,2016年以來,共舉辦各種研培班25期,培訓傳承人1000余人,並在全國率先實施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對所有65歲以上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搶救性記錄。
(責任編輯: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