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納入MSCI條件趨成熟 “納入效應”望漸次顯現
- 發佈時間:2016-04-26 07:09:5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曹霽晨
雖然2014年和2015年MSCI兩輪市場諮詢中均以決定暫不納入A股結束,但此前提出的A股納入路線圖一直保留。2016年4月MSCI開始的新一輪的市場諮詢將於6月公佈決定。業內普遍認為,A股納入MSCI的條件已經成熟。隨著納入預期的升溫,市場人士認為“納入效應”或將漸次顯現:A股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有望提升,股市換手率、整體波動性有較大下降空間,但整體估值的下降空間較為有限。
條件逐漸成熟
在2014年和2015年進行的兩輪市場諮詢中,國際機構投資者擔憂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為額度分配過程。國際投資者認為,規模較大的投資者獲得的額度應與其AUM成正比。此外,投資者希望,當需求上升時,應確保他們能申請到更多的額度。額度分配應更流程化、透明且可預測。
其次為資本流動限制。投資者們認為,無論使用何種渠道,都需要能夠做到按日進行資金的匯入和匯出。每日的流動性應當適用於所有投資品種(包括開放式基金、ETF和專戶)。部分投資者擔心資本鎖定期和資金匯出額的限制。此外,有些投資者認為,應取消對滬股通每日額度的限制,因為這增加了被動投資者交易的不確定性。
第三為權益所有權。許多資産所有人通過專戶投資,他們通常委託基金管理人代表他們做出投資和運營決定,因而明確權益所有權十分重要。
瑞銀證券策略分析師高挺指出,與2015年相比,上述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例如,2016年2月發佈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明確QFII基礎額度按照AUM一定比例計算,允許開放式基金按日匯入匯出資金,部分解決了前兩項擔憂;未來深港通的啟動和滬港通的擴容,有望進一步降低外資進入A股的門檻,滿足海外投資者更高的流動性需求。因此,瑞銀證券認為,今年納入MSCI的可能性明顯提高。
知情人士透露,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中國監管部門就與國際指數産品開發商MSCI進行交流探討。MSCI曾于2015年發佈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指數,旨在為A股納入MSCI指數做準備。此指數從海外投資者的角度出發,主要涵蓋了符合MSCI可投資標準的中國大中型A股公司。根據MSCI披露,截至2016年3月底,該指數包含421隻成分股。瑞銀證券估算,截至2016年4月1日,指數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自由流通市值規模佔符合MSCI定義的可投資A股股票池的64%。
“納入效應”料顯現
機構人士介紹,超過90%的美國和亞洲機構投資者的國際投資部分是以MSCI系列指數為基準的,在歐洲,這個比例也超過三分之二,幾乎所有的投資機構都按這一指數來安排在世界各個證券市場的投資比例。因此,MSCI指數在國際投資者中具有較強影響力。加入指數將意味著國際投資者群體對於A股市場近年來發展的肯定,並將促使更多的主動型外資關注A股市場。
據長江證券測算,A股可能吸納超過千億美元級別的資金配置。如果此次MSCI指數能夠納入A股,預計最開始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份額為0.6%,將帶來90億美元左右的配置需求;若後續根據MSCI的路線圖,此後A股佔比可能會升至10.2%,理論上可能帶來1530億美元的配置需求。
多家機構強調,納入MSCI指數對A股的長期正面意義大於短期資金流入帶來的影響,而這種長期影響顯然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更為深遠。
“當前A股處於外資凈流出狀態。與中國台灣和南韓相比,A股的外資佔比水準處於較低的狀態。若後續成功納入MSCI指數,長線外資資金進入A股帶來外資佔比提升,根據中國台灣與南韓經驗,A股的風格可能迎來變動。”長江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該人士分析指出,外資對股市影響力的增強,或會引發A股風格的變動,主要體現在股市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增強,股市換手率顯著降低,股市波動性降低,以及絕對估值中樞的降低。“整體來看,A股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仍有提升空間,股市的換手率有較大的下降空間,整體股市的波動性有較大下降空間,但整體估值的下降空間較為有限。”
加大A股配置是漫長過程
機構普遍強調,從短期被動資金流入量的角度衡量,A股納入MSCI指數對市場的短期影響可能有限。
對於A股納入後,中國在亞洲/新興市場和相關指數中的權重,以及跟蹤各個指數的被動資金規模,瑞銀證券預計,有望吸引約22億美元被動資金配置相關A股公司。“由於屆時可能有超過400家A股公司納入,對於每家公司帶來的資金凈流入量應會十分有限。”
暖流資産相關投資人士表示,如果考慮到A股市場現有的投資環境以及相應的估值中位數水準,那麼A股市場真實的投資吸引力還是不夠誘人。例如與港股市場相比,目前A股仍較H股出現較高的溢價率水準,而目前A股對H股仍存在折價率的上市公司佔比非常少。
“在股市整體投資吸引力不強的大環境下,即使A股得以納入MSCI指數,也不會馬上吸引到大量的新增流動性涌入A股市場。相反,對於更為成熟、更趨理性的海外資金而言,它們逐漸加大對A股的配置比例,還是會有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前述人士分析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