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防軍工産融深度對接 券商分析師評點行業熱潮

  • 發佈時間:2016-03-29 10:17:0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蘇杭

  國防軍工行業承載著保衛國家領土安全、捍衛國家主權的重任,同時是國家經濟戰略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

  在3月25日-27日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簡稱“中上協”)聯合上交所、深交所主辦的中國國防軍工産融年會上,主管部門人士、業內專家、公司高管等針對軍事改革、軍民融合、軍工資産證券化,航空航太、艦舶重工、兵器裝備、智慧資訊化等領域的重大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解讀。來自國防軍工主管部門、證監會、發改委、國資委、工信部、十一大軍工集團及相關研究機構、上市公司、券商、私募等約600人參加會議。

  遠洋海軍開啟

  萬億經濟盛宴

  在艦船分論壇上,中信建投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馮福章表示,我國海洋戰略由“近海防禦”轉換為“遠海護衛”,最終將走向遠洋護衛。

  馮福章稱,根據測算,預計未來5年內我國將建造近100艘新型艦艇,即平均每年20艘左右,總市場規模約4000億元;未來5-15年內我國將再建造近200艘新型艦艇,總市場規模約1萬億元,也就是説將來大型海洋水面艦艇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分論壇上,中國新一代燃氣輪機的總設計師介紹了海洋強國戰略下“艦船主動力衍生策略與産業化”的相關情況。他提到,索馬利亞首次護航創下海軍艦艇多項護航紀錄,併為技術改進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援。他還分析了燃氣輪機的民用用途與軍民兩用設備之間的相互促進與軍民融合潮流相適應,航機艦改、兩機專項。國際環境變化為中國船用燃氣輪機事業帶來的機遇、中外燃氣輪機的技術差距等話題。

  接著,海軍裝備領域一權威人士作了“海軍裝備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的報告。權威人士回顧了近期漸趨複雜、風雲變幻的南海形勢,從這一視角審視海軍裝備發展事業。他指出,美國在南海的一系列行動是美國國家戰略的體現,而中國在西沙群島試射鷹擊62導彈、艦船常態性超越第一島鏈赴遠海訓練航行,引起了相關國家的強烈反應。他還介紹,在南海地區有200多個島嶼,常年露出水面的有60多個,其中47個由越南佔據,越南在該區域有1380個鑽井平臺,每年有6000萬噸的石油産量,2000億美元的收入,佔越南GDP的30%,是非常大的一塊利益。面對多變的周邊安全形勢,權威人士闡述了海軍在裝備方面的應對思路,並對投資者關心的海外軍事基地建設、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等問題加以解答。

  隨後,著名軍事評論專家緊貼投資者需求,以“海上安全環境與海軍裝備發展”為題分析解讀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周邊是否會有軍事衝突發生這一重大而敏感的問題。評論專家從戰略角度勾勒出美國重返亞太、推動TPP等一系列動作與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之間的關係,勾勒出其背後的經濟金融背景。

  前述軍事評論專家指出,美國2016財年預算中圍繞南海的投資有一項稱作“未來年防務計劃”,2016財年是5000萬美元,未來5年加到一起也僅為3.75億美元,數額很小,因此美國並不準備在南海與中國打仗,目的只是攪局,而攪局的目的是要推進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通過軍事搭臺造勢,使各國與其進行貿易往來而不與中國買賣,從而形成一條美元資金流,歸根結底打的是商戰。

  核電發展空間廣闊

  無人機離生活還有距離

  在核、智慧製造分論壇上,海通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徐志國認為,明後年或將迎來軍工股大年。

  徐志國表示,看好全年軍工板塊,該板塊有明顯的超額收益,存在主題和個股的交易性機會。國內軍工板塊當前整體動態估值不到40倍,接近歷史低點,未來調整空間不大,2016年整體估值水準會在35-60倍的底部區間反覆震蕩,預計明後年可能迎來軍工股大年。此外,他強調了部隊體制改革、全新作戰兵種、部隊思路調整及其對中國軍工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指出民參軍將繼續借力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中國核工業集團原副總經理、院士葉奇蓁指出,當前中國空氣污染嚴重,碳排放加劇,發展核電刻不容緩。我國核電産業安全性高,且已經初具規模,但核電佔總發電量比例在核電國家中比例仍較小。按世界能源結構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空間相當廣闊。鋻於我國具備充足的核電建設廠址,且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核電裝備製造體系,我國核電發展前景巨大。

  全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副秘書長張蘋認為,工業機器人發展潛力巨大。

  張蘋稱,在美國再工業化、歐洲工業4.0、日本復興戰略和中國製造2025等浪潮的驅動下,當前全球掀起了史無前例的機器人熱。據預測,未來幾年機器人將有萬億美元市場。機器人的發展和技術水準成為一個國家整體高新技術發展的總體標準,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中國是機器人應用範圍最廣的國家,機器人數量佔全球總數的56%。而另據統計,2014年,中國萬名製造業工人機器人保有量僅30人,使用密度不及國際平均水準62台的一半,因此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特別大。”張蘋稱。

  中航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吳強在闡述軍民用無人機的發展現狀時指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火熱推動工業級市場的繁榮;服務作為産業鏈末端將成為無人機行業的新盈利模式;無人機將在航空測繪、電力勘察及巡域、海事漁場巡查、數字城市及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大作用。

  他表示,中國要發展無人機技術,一方面要強攻,即正面技術攻堅,從根本上大幅度提升無人機的技術水準;另一方面要迂迴,即在當前工業水準約束下,迂迴跨界思考問題,解決短期無人機爆發是發展中的技術替代問題。

  他總結道,民用無人機,距離安全進入我們的生活還很遠,還需要創新努力。

  航空進入

  資本運作2.0時代

  在航空分論壇上,國泰君安首席軍工分析師原丁認為,航空工業“體量大、增速高”。

  原丁稱,根據波音公司預測,未來20年全球民機市場規模將會翻一番,其中中國市場是亞太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中國的航空工業將面對巨大的發展機遇。原丁認為航空工業是當前國防工業體量最大的行業,並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一方面我國軍用飛機即將進入四代機時代;另一方面隨著民用飛機逐漸進入市場,我國的大飛機産業正進入發力階段。

  當前世界民用航空工業在幹線飛機、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發動機以及機載設備等方面競爭非常激烈。從全球市場來看,商用飛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未來需求非常大。

  原丁認為,當前,我國民用航空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改善,民用航空産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政府更加重視民用航空的國際合作,“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中非區域航空”等國家戰略將推動通用飛機和直升機快速發展。未來10年左右,我國民用航空工業將以《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中國製造2025》為指引,積極推進大型飛機、發動機重大專項。

  會議認為,航空産業將進入資本運作2.0時代,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一方面利用資本化運作提質增效,通過資源配置,提升效益;另一方面促進轉型和創新,推動技術轉化,促進産業發展。

  據悉,中航工業集團通過8年的運作,不斷進行整合,去年資産證券化率超過60%。該集團表示其對科研院所改制的態度積極開放,將會按照國家整體部署,穩步推進。同時在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處置方面,要從長遠的角度看待上市公司業績。未來上市公司的增減將會根據發展戰略實施來定。目前,中航工業的資産證券化已經基本完成,將進入一個全新的資本運作階段,以提升效益,優化結構為主的內生高效增長和外延跨越發展相結合將是未來中航工業資本運作的“新常態”。

  航太資産證券化空間大

  在航太分論壇上,國信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梁錚認為,資本運作將助力航太産業發展。

  梁錚闡述了“資本助力”的三個層面含義:首先,使傳統軍工集團的優良資産實現産融有機結合,使軍轉民的效益最大化;其次,通過資本市場進行交易和設計,實現上市公司轉型,開展軍工業務;最後,使産業資本進入航太領域。

  他指出,總體而言,目前中國軍工集團的資産證券化水準仍然較低,大量的航太技術和資産沒有進入資本市場,未來可運作的空間巨大。目前資本運作的方式主要為直接融資,其中定向增發的應用最多。建議航太領域企業適當考慮把市場偏好的資産,如將既可以軍用,又可以民用的部分證券化。

  梁錚建議,對於民營企業,可通過收購軍工資産、參股軍工企業或上市公司控股、與其他企業合資等途徑參與軍工。

  北大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研究所所長童慶禧指出,受經濟社會發展對空間資訊需求增長、遙感技術解析度提高、遙感類型增加等因素的驅動,商業化成為空間遙感發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微小衛星“快、好、省”,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空間,更能適應商業化的需要。

  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與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發佈《國家地理資訊産業發展規劃(2014-2020)》,國務院發佈60號文件《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第二十四條,有助於民間資本對遙感技術的參與。

  童慶禧表示,中國衛星遙感商業化擁有巨大的市場,並且隨著遙感技術成熟,成本降低,創業的技術門檻不斷降低。同時,國內政策不斷寬鬆,中國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對於衛星産業,航太工業科學技術諮詢公司總工程師汪澤民介紹稱,衛星的産業化主要包括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民用衛星導航的年複合增長率在10%左右,市場前景可觀。

  他介紹,中國《 “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有四項涉及航太,分別為: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發展新一代和重型運載火箭、新型衛星等空間平臺與有效載荷,加速北斗、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在國家政策支援下,我國衛星産業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預計到2020年,衛星應用産業産值將達到5000億元;到2030年,全球大約10%的GDP將來自於航太工業,商業化衛星應用産業的未來沒有上限。

  兵工集團

  投資改革走在前列

  在兵器與高端裝備分論壇上,安信證券首席機械軍工分析師鄒潤芳表示,兵器工業號稱“共和國長子”,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個軍工集團,是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的主體,資訊化裝備研發的骨幹力量。

  鄒潤芳稱,經過軍改,在新的形勢下,兵工集團也承擔了更多的任務,現在兵工集團除了做槍炮和炸藥,還做導彈,射程300公里以下很多都是兵工集團做的,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預計。2014年,兵工集團董事長尹家緒曾提出無禁區改革。所以,兵工集團的改革步伐在整個軍工集團裏是走得很快,資産管理改革成績斐然,給軍工集團做了標桿性榜樣。

  兵工集團資本運作負責人則從資本市場規劃及資本運作角度進行分享。他表示,一方面分板塊、多元化、跨地域進行資本運作,建立兵工集團多層次資本市場佈局;另一方面,整合海內外優勢産業,積極推進新三板上市,推進多層次運營格局。

  據他介紹,兵工集團已投資10億元創建中兵投資,成為集團資産投資新渠道。此外,江南紅箭實施了跨地域的項目整合,得到了總裝備部領導的肯定和支援。對外合作上,兵器集團還與阿里巴巴,北斗運營合作邁出重要步伐。

  未來中國武器裝備將會有何發展呢?該領域的科技帶頭人認為,陸基是我國重要作戰平臺,作為陸基機動平臺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實現我軍“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要求軍隊提高基於資訊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要求更高了。隨著新一代軍用車輛陸續研製和列裝部隊,我軍車輛裝備可滿足一定時期內軍隊建設和作戰的需要,與發達國家車輛裝備的性能和技術差距大大縮小。從長遠來説,作為全軍陸基機動的通用平臺裝備,離支撐我軍“建立資訊化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尚存在較大差距,需要轉變觀念、培養高水準人才、歷練團隊,下大力開展相關研發工作。

  國防大學教授則認為,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軍民行動、破解融合難題,推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他表示,軍民融合的內涵及核心是融和深:1.在融和的領域向深層次發展;2.在融合的對象上更加廣泛;3.在融和的手段上更加綜合及健全;4在融和的層次上拓展及協調;5.在融和的程度上更加緊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目標:1.市場公平開放;2.標準基本通用,軍民要求要統一;3.軍民用技術實現良性互動;4.能力相容共用;5.管理高效統一。

  電子、資訊化

  決戰賽博空間

  電子、資訊化分論壇由東方證券軍工分析師王天一主持。與會者從技術、産業、資本等多個角度探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會議指出,未來戰爭的決定性力量——資訊、電磁、賽博空間。軍事是通過力量實現控制,而這種控制力的內涵隨著社會、技術的發展在不斷演進。

  進入21世紀,隨著資訊化和網路化滲透進社會、生活、科技、裝備的各個角落,軍事強國,都將資訊、電磁,及囊括兩者內涵更加豐富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參照美軍的定義,其是可以通過電子技術和電磁能量調製來訪問與開發利用的電磁域空間,並借助此空間以實現更廣泛的通信與控制能力)定位於與海、陸、空、天並駕齊驅甚至更高層面的第五大作戰空間,傳統的戰爭形態及戰爭觀由此發生了急劇變化。誰控制了資訊、電磁、賽博空間,誰就將獲得戰爭的勝利。

  在資訊化時代,決定戰爭勝負的除了圍繞“能量”的傳統要素之外,圍繞“資訊”的要素,包括:綜合感測器、信號處理、系統控制網路、嵌入式處理器、通用控制器、智慧決策體系等。這些要素將成為未來軍事工業發展的核心方向和投資機會所在。

  十八大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軍用資訊化領域加大了投資力度。2014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無論在成長性和盈利能力上都名列前茅(收入達到增速23%,利潤率達到9%)。高景氣度也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據測算,2014年初至2015年的高點,“軍工電子&資訊化”子板塊漲幅超過軍工指數230%。截至最近,其漲幅依然超過軍工板塊整體140%。

  會議認為,除了對戰爭全景的影響之外,資訊化對整個軍事體系、軍事工業的深刻影響是多維度的。

  首先,這一影響體現在軍事理論和軍事思想上。其次,資訊化對軍事工業的改造、再造將引領人類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並對軍事工業乃至人類製造格局産生顛覆性影響。最後,軍事裝備的資訊化、網路化、軟體化,將成為裝備戰鬥力輸出最核心的環節,資訊化環節的價值量將控制整個軍事工業的發展方向。

  基於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資訊化戰爭時代,不敗的産業和投資法則包括:投資于數學、演算法能力(神經演算法),現代化、網際網路化整合與製造思維,核心資訊化使能系統,顛覆性創新技術。

  結合當下我國軍事工業資訊化發展的特殊階段,那些成長性最好的細分市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領域:圍繞戰區架構打造的指控/通信體系,圍繞資訊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基礎軟硬體,全頻譜的傳感和感知(雷達、光電),智慧彈藥與精確打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