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誰最歡迎註冊制:缺錢的公司和燒錢的公司

  • 發佈時間:2015-12-13 10: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程喻  責任編輯:陳娟娟

  註冊制來了,我家老闆聽聞心中肯定暗暗一笑:終於等到今天,上市敲鐘就眼前。可不是嘛,據聞大老闆早就萌生了將公司上市的想法,但礙于嚴格的監管措施以及不達標的數據,長期處於“神女有情、襄王無意”的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説之前監管部門嚴格的管理,以及高昂的上市成本,使得一大批“擬上市公司”裹足不前,那麼註冊制實施之後,哪些企業會像我家老闆一樣,仿佛看到希望之光,要積極投身於A股市場呢?

  最積極的,非“缺錢公司”莫屬,先看看註冊制推出的目的,不就是提高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為什麼要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顯然是因為企業的債務太重,以銀行為首的間接融資機構就快搞不定了。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9月末,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債務餘額達78萬億元,佔2015年GDP比重的118%,是全球平均水準的2倍,而我國銀行給企業的貸款餘額是70萬億元。也就是説,國有企業的債務率超過銀行對企業的貸款餘額,還沒有算上民營企業。

  這怎麼破?銀行惜貸,收緊銀根?顯然是不現實的,去年福建閩南倒了一大批製造企業,數以萬計的農民工丟掉飯碗,深層次講是因為低端製造,同質化競爭,到説到導火索,小老闆們異口同聲説是因為銀行抽貸,資金鏈斷裂,絕口不提是因為之前大躍進,在四五線城市大肆部署專賣店。銀行有銀行的難處,它是企業不是慈善事業,中小企業為壞賬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企業也有企業的苦處,在經濟艱難時刻,有人幫一把,説不定就挺過來了,但抽貸要錢,無疑是在要它的命。

  所以記住了,這裡的“缺錢”公司,並不是説那些挂羊頭賣狗肉,一心想再股市上圈錢的黑心公司,而是那些“有些家底,但底子不太厚;産業有亮點,但被行業巨頭光芒所掩蓋;在金融機構有些信譽,但是如今落到需要拆東墻補西墻,靠倒貸來維持資金生命線”的企業。商業世界沒有傻瓜,在這個時間點,能在這家銀行貸出5000萬,那家信託公司融資2000萬的公司,必然還有“幾分姿色”,不然哪能入各位金主的法眼。大膽預測下,這類公司中急於上市的部分,應該是哪些主業尚存,但因盲目投資三四線房地産而被拖入泥沼的企業,以製造業居多。

  當然了,“燒錢”的公司也會很積極。燒誰的錢,當然是投資人的錢,支撐著創業者和投資者大把大把砸錢的,是目前正火熱的“網際網路思維”。“今天賺不賺到錢都無所謂,關鍵是做好口碑和服務,以便日後能迅速形成規模,佔據場景入口”,這便是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思維,但是不談錢,何以談規模,叫天使投資人的就是天使嗎?職業投資人也好,PE\VC也罷,對於他們來説,有了註冊制,就等於多了一條堂堂正正的退出路徑。趁當前網際網路還火熱,還能賣出一個好價錢,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現金在手,完事不愁。再大膽預測下,註冊制之後會有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作為上市急先鋒,而它們背後大多都會有創投的影子。

  這對投資者影響幾何呢?券商都隱晦地説了,利國利民,長期利好。這句話看怎麼理解,長期利好,背後的意思是短期堪憂。我有位朋友總結得很精闢,實行註冊制就像當年結婚不用單位開證明信,取消強制婚檢。事後看,取消婚檢導致了生出更多的問題嬰兒。註冊制也是如此,會有更多的垃圾公司上市。這話乍一聽很有道理,資質好的,護城河深的企業,早被各家券商保代盯上,老早就上市了,剩下一堆歪瓜裂棗。但革命領袖馬克思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上世紀70年代,美國股市“漂亮50”簡直是價值與成長的完美化身,但是那麼多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如IBM[微網志]、柯達、寶麗來、雅芳、可口可樂、惠普[微網志]、摩托羅拉[微網志],德州儀器,他們都是大美國的大公司,在市場上都是自帶光環,但將時間推後幾十年,有的公司因為不可預見的技術革命而消失,有的因為行動遲緩成為新興競爭者大快朵頤的獵物,如果説“漂亮50”這個響亮的名字都不無法保證任何東西,上市的先後時間又算得了什麼呢?(作者 程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