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降準降息你別猜 做足預案見招拆招是優選
- 發佈時間:2015-07-20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楊菲
今年上半年主要的經濟金融數據都已呈現在各界面前。對於這份中國經濟金融的“半年報”,樂觀者看到了企穩回升的希望,悲觀者則預計還有慣性探底的可能。這兩派觀點有一個相似點,就是均對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做出了偏向寬鬆的預測。但筆者以為,在經過了前期的密集降準降息後,央行當前要做的是為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做好應對預案,釋放信心、見招拆招可能是現階段的最優選擇。
對於今年的經濟形勢,決策層是樂觀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6日在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時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運作處於合理區間。一些主要經濟指標近幾個月增速回升,城鎮新增就業勢頭良好,內需進一步擴大,産業結構繼續優化,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這表明,我們採取的定向調控、結構性改革等措施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中國經濟“半年報”也證實了這種判斷。第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維持7%的增速,6月份工業和投資也在回暖,消費穩步增長,出口連續兩個月正增長,這些都清晰的顯露出經濟正處於企穩狀態。
稍早前公佈的金融“半年報”更是明顯好于市場預期。6月份,M2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至11.8%,增速較上月末高1.0個百分點,實現超預期增長;社會融資增量為1.86萬億元,環比多增6219億元,略高與市場預期,同比降幅繼續收窄至5.5%,但築底企穩跡象初顯;新增人民幣貸款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7%,表內融資佔比回升。
這組金融數據,央行從全去年年底以來採取的降準、降息措施已經開始發酵。業界普遍認為,貨幣政策工具一般要在實施後6個月左右才能見到明顯成效,從這個規律看,下半年金融對經濟的支援正是發力的時候。
大部分機構預計,下半年隨著穩增長政策加碼效應顯現,宏觀經濟表現可能好于上半年。但具體來看,第二季度工業和投資與第一季度相比還是偏弱,主要是服務業加速發展為GDP企穩貢獻主要力量,經濟內生動力不強,回升基礎尚不牢固,考慮到經濟增長壓力未減,貨幣政策寬鬆基調一時難以轉向,下半年仍有望繼續出臺降息、降準等措施。
對於中國經濟下半年的表現,也有機構與主流意見相左。瑞銀經濟學家汪濤和胡志鵬最新發佈的報告稱,雖然預計第三季度基建投資將在政策和信貸的支援下繼續好轉、且出口有望溫和復蘇,但恐怕仍難以抵消房地産建設活動持續下滑對經濟的負面拖累,而且隨著股市大跌,金融業對GDP增速的拉動可能也將有所減弱。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速環比平穩、但在第四季度再次回落,下半年GDP同比增速略微放緩,維持全年6.8%的GDP增速預測不變。
對於貨幣政策,瑞銀與主流意見一致。該機構認為,預計本輪貨幣政策寬鬆週期還有兩次、共計50基點的降息,但年內可能不超過一次,在第三季度末或10月份,具體時點將取決於CPI和PPI走勢。鋻於外貿順差擴大、資本流動企穩,現階段再次降準的迫切性不大。
對於下半年貨幣政策的分析,各路機構基本上是大同小異。但央行貨幣委第二季度例會再次強調,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貨幣委的表態雖然與第一季度沒有區別,但在美聯儲年底前有可能加息及A股市場動蕩的背景下,這幾句“套話”需要各界仔細思量。
筆者的看法是,不管是降息、降準,還是花樣百齣的定向政策,使用它們的第一個前提是國內經濟發展、金融市場穩定需要,第二個則是應對外部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所以無需猜測下半年是否降準降息,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的密切關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