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證金公司蛻變平準基金路徑:兩業務三條流動性通道

  • 發佈時間:2015-07-20 07:0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在政府大力出手“救市”下,強有力的措施遏制了恐慌,重新恢復了市場的流動性。力挽狂者之中,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簡稱“證金公司”)功不可沒。

  7月9日以來,上證指數上漲450點,最高時突破4000點大關。前期連續暴跌的小票估值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創業板指7個交易日來的漲幅達到17.74%。從效果上來看,可以説,市場基本趨於穩定。

  有消息稱,證金公司獲得獲商業銀行授信規模約2萬億元,截至7月13日,已有17家商業銀行總計借予證金公司近1.3萬億元。不難看到,證金公司已經成為平穩股票市場波動的重要一環。

  也可以説,證金公司成為了事實上的平準基金。

  兩大核心業務

  先來看看證金公司的經營範圍。證金公司的官網顯示,證金公司的業務範圍包括如下幾點: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轉融資和轉融券服務;運用市場化手段調節證券市場資金和證券的供給;管理證券公司提交的轉融通擔保品;統計監控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運作情況,監測分析融資融券交易情況,防控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同意的其他業務。

  由此可見,證金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是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轉融資和轉融券服務,也就是通常所説的“轉融通”。

  通常來説,證金公司可以將自有或者依法籌集的資金和證券出借給證券公司,以供其辦理融資融券業務的經營活動。這個過程中,證金公司可以向券商提供流動性。

  一位分析人士解讀稱,相比銀行,券商的自有資金規模較小,往往在業務上受限,而證金公司可以將其他地方募集來的資金和股票出借給券商,由後者來參與股市。

  這輪股災中,證金公司作為救市主力,正是採取了上述的方式。

  7月8日,證監會表示證金公司將通過股票質押的方式向21家證券公司提供2600億的信用額度,用於自營增持股票。隨後銀河證券採用股票質押向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了1000億信用額度,用於股票回購與二級市場自營業務。

  除了間接支援外,證金公司同樣可以在二級市場直接輸出“彈藥”,而這正是證金公司的第二個核心業務。

  “運用市場化手段調節證券市場資金和證券的供給,意味著它可以直接參與市場交易。比如7月6日起證金公司即開始入場購買股票,動用資金超過4000億。7月8日收市之後,證金公司向5家公募基金申購主動型基金份額,總計2000億。”融通基金市場部策略分析師武幼輝解讀稱。

  三種方式獲得流動性

  根據目前市場的消息,證金公司的資金來源較為多樣化:一是通過自己發債募資,比如7月9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間市場發行規模80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期限從3個月至1年不等。

  據悉該800億的短期融資券名為“15證金CP001”,由中信銀行承銷期限三個月,最小申購單位是10億元。

  第二個渠道便是從央行獲得流動性。7月5日,證監會公告稱央行將協助通過多種形式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援。7月8日,央行表示為支援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央行積極協助證金公司通過拆借、發行金融債券、抵押融資、借用再貸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流動性。

  “但目前尚未有消息表示央行已經為證金公司提供流動性,更大的可能是央行背書協助為其提供流動性。”武幼輝表示。

  “但這並不能排除央行作為最後貸款人,有可能會在形勢比較危及的時候直接注資。”他進一步説道。

  第三就是從商業銀行獲得借款。比如17日的消息稱,證金公司已獲商業銀行授信規模約2萬億元,截至7月13日,已有17家商業銀行總計借予證金公司近1.3萬億元。

  在武幼輝看來,這一消息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銀行資金流入股市的通道被打開;二是這一消息意味著證金公司的流動性可以保持充裕的狀態。

  一位銀行業人士表示,按照1995年《銀行法》第43條的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股票業務。”1997年6月,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的通知》。“因此,國內銀行資金並不能直接入市。”

  “但證金公司作為一種創新類的金融仲介,可以積極引導商業銀行的資金入市,平穩市場波動。另外由於商業銀行的資金非常充足,因此可以為證金公司提供充裕的流動性。從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來看,證金公司近期獲得的資金約1.6萬億,而通過商業銀行的渠道佔去8成以上。如果考慮還有剩下的7000億授信規模,這一比例甚至接近9成。”該銀行業人士解釋道。

  另有消息稱除了2萬億的授信外,證金公司還在以各種形式籌資資金總規模可能達到4萬億元。截至發稿,這一消息尚未得到證實。

  國家隊如何退出

  17日,滬深兩市雙雙大漲。滬指大漲3.51%,一度站上4000點大關;創業板更是暴漲5.95%,在申萬一級行業中國防軍工、農林牧漁、通信漲幅居前,板塊漲幅均超過了6%。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17日大漲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證金公司獲得商業銀行2萬億授信這個消息的影響,也在側面上表明瞭市場對這次救市的成功持肯定態度。

  從行業的表現來看,超跌反彈的跡象仍然明顯。從6月12日至7月9日,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軍工行業是所有行業中下跌最多的一個;而從7月10日反彈至7月17日期間,軍工行業又是所有行業中漲幅最多的一個。

  “按照我們的統計,前期各行業下跌的幅度,與近期各行業上漲的幅度相關係數高達-0.8,體現了‘跌的越多,漲的越多’的市場風格。”該深圳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過,在18日北京一個宏觀策略會上,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發表演講中表達了對政府救市措施退出的疑問。

  “政府用強力有的措施遏制了恐慌,恢復了場面的流動性,但下一步的問題在於隨著市場基本穩定,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臨時性的對市場的干預措施,將以什麼樣的方式退出是一個問題。”高善文直言,在這些臨時性的措施中,一些是扭曲性的。

  截至目前,在公募基金層面已經有華夏、嘉實兩家公募拿到證金公司500億流動性支援,並通過發行新産品直接入市的方式來完成增援。

  對於未來市場,融通基金則提出三個看法:一是股災之後市場的邏輯未被打破,因此仍然保持一定的謹慎樂觀;二是整體來説目前市場仍然處在震蕩反覆的階段之中,恢復單邊上漲的時機尚未到來;三是繼續看好具備上升空間的成長股,在主題上面看好國企改革資産注入等,因為歷史的經驗表明在市場大跌之後、股價相對較低的階段,並購重組的機會一般比較多。

  同樣,儘管市場已經連續好轉,亦持相對謹慎態度。“市場分化還不夠明顯,所以暫時還沒法判斷,我會再觀察一個星期。”上海一位資深私募基金經理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